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筑牢思想防线,涵养廉洁文化
一是理论武装赋能,提升思想自觉。坚持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对廉政理论的学习领悟,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廉洁文化润心,营造良好氛围。结合企业实际,打造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廉洁长廊、警示教育基地、线上廉洁课堂等,推动廉洁文化“可视化、可感知、可实践”。创新廉洁文化传播载体,通过案例警示、家风建设、清风座谈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增强震慑效应。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写警示教育读本,组织专题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
---此处隐藏2118字,下载后查看---
(三)制度执行仍有落差,责任落实仍需强化。部分制度执行不严,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导致执行偏差、效果打折。少数基层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认识不足,责任传导压力不够,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影响责任落实的实效性。
三、下一步举措
(一)进一步强化廉洁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学习质效。探索“沉浸式+案例式+互动式”教育模式,推动廉洁教育进现场、进岗位、进头脑,提高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线上课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细化分层分类,精准靶向施教。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风险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推动廉洁教育精准滴灌。对“一把手”开展高端研讨,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风险防控专题培训,对年轻干部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提升教育精准度。三是强化警示震慑,增强敬畏意识。用好用活身边案例,拍摄警示教育微视频,编写典型案例剖析手册,让干部职工“看得见、听得清、记得牢”。通过案例分析、庭审观摩、忏悔录学习等方式,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二)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能。一是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党内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贯通协同,构建企业“大监督”格局。建立监督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督事项联动、问题线索移送、处理结果反馈闭环管理。二是深化科技赋能,增强智慧监督。推进数字化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监督预警,提升监督精准度,减少人为干预,防止腐败滋生。三是拓展监督渠道,增强群众监督。畅通职工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建立职工廉洁监督员制度,搭建“线上+线下”监督平台,鼓励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三)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制度执行。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履责到位。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细化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的责任清单,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督促指导,建立工作台账,实时跟踪进度,推动责任层层压实,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增强执行刚性。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量化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加强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激励各级干部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三是强化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