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内涵
探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本质和内涵,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依据,体现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又要遵循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体现公司治理的一般性要素。
一方面,基本经济制度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集中表现,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基于所有权与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国有企业形成了以“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为主体的治理机制。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是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与外资企业以及西方企业的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是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一般性依据。国有企业的治理要素包括治理环境、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工具等。
在治理环境方面,国有企业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和法规原则。同时,国有企业既要遵循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行业监管规则,也要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此处隐藏2347字,下载后查看---
形成了以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为治理主体的治理机制。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重要抓手,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近些年,国有企业形成了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2023年12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不设监事会和监事的情形作出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本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的,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了由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为主体的治理结构,呈现新的特征。
第一,国有企业由政府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第二,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国家出资公司中中国GCD的组织,按照中国GCD章程的规定发挥领导作用,研究讨论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支持公司的组织机构依法行使职权。”国有企业通过制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明晰党委(党组)与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规范参与决策流程,把党的领导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等各方面。第三,董事会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在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方面,董事会成员是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推行“双向交叉任职”,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既有效保障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又能提高决策运转效率;在董事会成员中,形成了外部董事占多数制度,专门成立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党委,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提高了决策质量。第四,经理层发挥“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国有企业经理层的主要负责人是公司党委(党组)的成员和董事会成员,这有利于更好保证国家战略部署和公司战略规划的一致性。同时,基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新型经营责任制,国有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过签订并严格履行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等契约,明确经理层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以更好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公司治理目标。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公司治理首要目标是履行好经济责任。我国国有企业不仅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还是把国民经济“蛋糕”做大的中坚力量,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的资产、收入、利润大幅提升,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5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为全社会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同时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②。
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下的经济组织及其出资人的性质,决定了其具备履行政治责任的天然属性。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组织层面,国有企业通过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过程中,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够体现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并得到贯彻落实。国有企业还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特别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机制层面,国有企业通过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中党组织和董事会权责,确保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经理层的执行能够体现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意志。
当前,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关注消费者、回馈社区、生态环保、公益慈善等相关利益责任。国有企业除了承担上述责任之外,还承担更多与国家战略部署高度相关的社会责任。一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通过人员培训、产品采购帮扶和产业投资帮扶等形式,助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升。二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在治污修复治理、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表率,发挥积极带动作用。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承担能源保供、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物资保供、灾后重建等工作。四是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开展多领域捐赠、组建志愿者协会,致力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工作。五是支持促进劳动就业,在国内推进校企供需合作,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吸纳残疾人就业,在国外生产经营区域吸纳当地人就业等。六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央企业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雄安新区建设以及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七是高度重视海外履责,一些国有企业业务布局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集中,既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现以贯彻国家战略为先、全面且覆盖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还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国有企业规范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并把其作为展示公司治理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