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到任的第三周,原本计划做个简单的见面交流,但连续两周的课堂观察让我夜不能寐。昨晚整理听课记录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数学考了98分的孩子,在帮食堂阿姨算菜价时却反复出错,最后红着脸说"老师没教过这种题"。那一刻,我站在走廊的窗前,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孩子,突然想起教育部文件里的一句话:"当评价沦为数字游戏时,教育就失去了丈量生命的尺子。"
一、我们正在经历怎样的"虚假繁荣"?(现状揭示)
上周五,我随机翻看了六个班级的《课堂评价手册》,发现超过80%的课堂评价还停留在"纪律好、发言多、作业齐"的层面。有个班甚至把"保持微笑"列入了评价指标——这让我想起商场服务员的考核标准。更值得警惕的是,初三(2)班月考平均分提升了5分,但他们的物理实验报告里,有37份数据明显是编造的完美曲线。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在用什么样的尺子丈量教育?
---此处隐藏4239字,下载后查看---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等待破茧的蝶,而不是雕刻模具的泥。
从下周开始,我办公室每天下午35点开放"校长茶座",茶水已备好,期待听到更多教育现场的真实声音——毕竟,没有谁比站在讲台上的你们更懂教育的模样。
最后,请允许我用改编自叶圣陶先生的话结束今天的发言: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讲究标准化、批量化,但农业要做的就是守望岁月,静待花开。让我们把自己变成懂季节的农人,在孩子的生命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然后,怀着希望等待。"
谢谢大家!期待与各位共同书写属于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