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讲稿: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行稳致远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对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国有企业要坚定“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的政治自觉,持之以恒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国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重要支撑。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廉洁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通过培育崇廉尚俭的企业文化,能够从思想源头上防范腐败风险,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本色。这种文化浸润既是对“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也是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当廉洁成为企业全员的价值共识时,就能形成抵御不良风气的强大免疫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单纯依靠制度约束难以全面覆盖经营管理中的廉政风险。廉洁文化能够填补制度空白,通过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的双重作用,构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在实际运营中,将廉洁要求嵌入投资决策、招标采购等关键环节,可以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塑造能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度,使国有资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合作机遇。

(三)这是锻造高素质国企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干部职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利益诱惑和道德考验。通过持续性的廉洁教育,能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培育干事且干净的职业操守。这种文化滋养既为干部成长提供了清净环境,也为人才选拔建立了公平机制。当廉洁自律成为员工的内心坚守时,就能避免能人腐败现象,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积蓄持久动能。

---此处隐藏2615字,下载后查看---

(四)文化融合的深度不足使得廉洁要求难以落地生根。部分企业将廉洁文化简单等同于廉政宣传活动,未能将其提升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在跨国经营、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新形势下,传统廉洁规范与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衔接障碍,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制度打架现象。廉洁文化建设与业务拓展两张皮问题突出,在工程项目、采购招标等关键领域尚未形成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特别是对年轻员工群体,缺乏将职业操守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导致廉洁价值观难以代际传承。这些问题若不系统解决,将严重影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以廉洁文化建设助推国资国企改革行稳致远

(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要坚持以“第一议题”制度为引领,持续修改概念股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与监督、队伍建设结合。通过专题培训、集中研讨、红色研学赋能党员干部,创新推出“半条被子”精神与企业廉洁文化融合教育模式。公司构建“三维立体”廉政教育体系,内容上分类开展党纪、职业、案例警示教育,结合行业特性解读法律风险、研讨廉洁标尺;线上依托公司官网、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内容,线下开展沉浸体验式学习。此外,通过“职工素质教育”和“基层管理干部”系列培养计划,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锤炼干部职工,助力自然资源系统区域发展。二是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公司构建“三化融合”廉政教育体系,以5年清廉国企建设规划嵌入其中,分月份结合主题党日模块,依托党纪学习教育契机,组织人均自学年超48小时。通过专家授课、实景教学深化教育,组织红色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覆盖100%中高层员工。(二)健全廉政制度,增强制度约束。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企业通过梳理巡视巡察、财务内审、驻纪检组监察意见书和纪律检查意见书等问题打造成“制度铁笼”廉政防控体系。建立问题清单和问题线索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人。要求纪检干部全程参与招标采购监督。选人用人“双轨考评”,严格把控候选人,出现廉政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专项整治制度漏洞,优化采购、招标、用人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加强了内部管控和监督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防范靠企吃企问题的发生。二是深化监督执行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公司办公区域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及时受理处置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对违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谈话提醒或绩效调整等处置,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紧盯重要节日监督,组织集体廉政谈话,在元旦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发布廉洁提醒,筑牢纪律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

(三)强化监督管理,防范廉政风险。一是加强内部监督。企业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以纪检监察、审计、专项监督形成治理闭环。专项整治严查招投标,实施“清单化”风险防控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三重一大”等方面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风清气正。针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问题,开展专项整顿,对多名作风不实的员工进行了谈话提醒。开展靠企吃企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编制《国有企业靠企吃企专项整治问题自查清单表》,针对自查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整体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接受外部监督。通过构建“多元协同”外部监督体系,通过政企联动全周期报备。社会监督依托公众号平台、展示屏、公司网站公开项目招标信息,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组织自律抵制围标行为,推动信用等级跃升。整合四方力量,形成廉洁治理新格局。同时,借鉴获国资委推介的省建工集团“五维监督法”,进行全方位监督。

(四)厚植文化底蕴,培育廉洁氛围。一是倡导廉洁价值观。通过构建“三维渗透式”廉洁文化体系。空间场域以电子屏、文化长廊融合测绘元素,滚动屏等强化提示提醒;数字平台依托OA系统、公众号、网站等形成教育矩阵;主题活动创新“双轨模式”,邀请专家讲座解析行业风险,以“图纸里的廉洁密码”活动推动技术人员践廉。通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树立正确的廉政观,管好人生的“七笔账”。实现廉洁承诺全员覆盖。将“廉洁测绘”理念深度融入专业实践与日常行为。二是开展廉洁文化活动。以多元活动构建沉浸式廉洁生态。通过“扬清风正气,筑廉洁国企”廉洁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廉政家书、廉洁书法作品、廉政演讲比赛和党纪知识测试等活动。将节庆精准宣教、廉政月书画展、节日风险提示短信等行业元素融入廉洁表达。立体化传播使廉洁文化渗透工作生活场景,全员廉洁认同显著增强,形成了全天候廉政文化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