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在学校2025年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骊歌轻起,毕业又至。这几天走在校园里,到处可见拍照留念的毕业生。我想,这拍照既是庆祝毕业,也是留下对母校的眷恋。我还在想,大家在X大校园生活学习几年时间,从青涩懵懂到逐渐成熟,一定有许多感悟、许多收获想要表达。作为党委书记,我也想知道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效怎么样、大家对学校工作满意不满意。所以,在大家即将离校前夕,我们组织了这次座谈会,主要就是倾听大家的成长感悟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更多的X大学子成长成才。

下周,我们就要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在X大学的宝贵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满载着知识和梦想,踏上崭新的人生征程。刚才听了10位同学的发言,大家有的将勇攀学术高峰,步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有的将激扬青春热血,投身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有的光荣地考上了选调生,立志扎根基层沃土;还有的同学获得了省优秀毕业生、最美大学生等荣誉。可以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在X大这片沃土上,奋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在座的同学,并通过你们向即将毕业的2025届所有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同学们,你们在X大学习的这段时光,正是母校乘风破浪、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共同书写了X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刚才有同学讲到,在校期间看到学校发展变化,并为之骄傲自豪,还有同学讲到了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谋划,这说明大家对学校很有感情,对学校的发展很关心。这里,我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几年学校围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这几年,我们加力推进“双一流”创建,有效提升办学硬实力。自2021年学校入选省“双一流”创建工程以来,作物学、兽医学2个学科的关键指标、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备入选“双一流”的竞争优势。学校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自主培育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在校全职工作院士达到5人,位居全国农业高校前列。以第一名的成绩获批建设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全国农业高校第一个国家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培育的玉米新品种“MY73”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玉米新品种“YD268”创造我国玉米品种转让费新纪录。3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这几年,我们坚持与中国农科院融合发展,探索打造新型科教融汇综合体。自2023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学校积极推进与中国农科院融合发展,获批设立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去年首次招收800名博硕研究生,今年又实现了接续招生;首批设立5个学部,选聘5位院士担任学部主任;首批推动中国农科院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X。在融合发展的加持下,学校入选教育部等七部门实施的“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成为入选的为数不多的“双非”高校之一。今年,又与中国农科院联合设立“神农创新班”,首届计划招收5个专业300名本科生,推动建立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研究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化学与新材料等学科型学院建设,有望在办学模式、办学形态方面实现新突破。

——这几年,我们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出一大批时代新人。大河有水小河满。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同学们和学校双向奔赴,先后涌现出“挑战杯”全国金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X省最美大学生、首届创新之星和首届X省三好学生标兵等一大批闪耀的先进典型。我们这一届毕业生中,有2768名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有172名硕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15名毕业生考取地方选调生,有48人考上公务员;有1844人到企业就业;还有同学选择到乡村振兴一线自主创业、参军入伍追逐绿色梦想、到边疆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这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我们的育人成效。

---此处隐藏5004字,下载后查看---

崇德修身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是为人处世、立身做事的根本准则。总书记就曾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如何崇德修身?明德为根,慎独为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自觉遵规守纪。干事业可以充满激情,但做人一定要保持理性,在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对立时,作出正确选择。

我们熟知的吴绍骥老先生,193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获得推荐成为美国科学研究荣誉学会会员的机会,他的导师给出一系列优裕条件希望他留在美国工作。走还是留,吴老没有丝毫犹豫,甚至等不及参加博士答辩,便怀着拳拳赤子之心离开美国,几经波折,绕道香港、海防、河内,经滇越铁路、历时半年多才回到祖国。1949年,在解放前北上还是南下的抉择中,他出于对玉米育种的热爱,毅然决定从美丽富饶的江南,来到风沙漫卷的古城开封,立志为发展玉米育种事业而奋斗。两次选择都选了条件更加艰苦的地区,吴老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崇德修身形成的精神品格。

同学们,将来你们一定能认识到,在人生旅程中自己最大的“对手”从来不是外在的风雨,而是内心的动摇;最难跨越的“高山”,从来不是现实的阻碍,而是自我的设限。无论是进入体制内、在事业单位工作,还是自主创业,你们都会面临挑战和诱惑,当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请大家记住今天的叮嘱。一要以“三省吾身”的自觉稳心性,在面对公私取舍、利益博弈时,应当以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反问自己,是否背离了初心。二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管行为,像实验室里对待每一个样本那样严谨,时刻校准行为的“坐标系”——不搞变通走“捷径”,不随大流踏“红线”,不图私利损“公义”。三要以“壁立千仞”的风骨守清白,社会的复杂性,有时会让坦坦荡荡显得不合时宜,但请大家相信,当你在利益面前守住“第一次”,在诱惑面前说“不”,你失去的可能是一时的好处,换来的却是一世的心安,希望大家坚守清白,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千言万语,终有尽时。很快,同学们就要打点行装,开启人生新的征程。我想说,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你们都走不出母校的心,你们都是X大的一份子,都是母校的骄傲,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欢迎你们随时回到美丽的校园,再坐在静海边看一次日落,再登上香山来一次远眺,再去龙子湖来一次晨跑;再去看看你宿舍的门牌,坐在教室听一节课,到餐厅打一份心仪的鸭腿饭。请大家永远记住,母校分享了你最美的青春时光,也会陪你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携手铸就更大的辉煌。今天参加会议的除了我们毕业生代表,还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请大家来参会,除了听一听毕业生的心声,也是为了解决问题。针对今天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工部和研工部要做好梳理,将问题反馈给各相关单位,涉及到的单位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为毕业生离校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最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归来仍是少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