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引领,深化理论武装。公司D组始终以建设为统领,坚持把标准和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一是推动D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D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D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D日、“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通过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书记上D课等活动,增强对D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高度认同,不断提高D员干部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二是推动深入贯彻作风建设见行见效。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通过举办培训会、邀请纪检领导辅导,逐章逐条解读作风建设有关要求,确保学习知晓率和参与率。持续深化以训助学,公司领导班子带头引领7名支部书记讲纪律D课,组织D员干部赴市廉政教育馆和理想信念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筑牢思想之基。抓实警示教育,通过观看《“企”途迷航》警示教育片、赴法院旁听国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等方式,让D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三是推动日常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坚持把教育培训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依托“公司职工大讲堂”、D员季度集中培训等方式,分层次、分批次组织D员干部、D务工作者、关键岗位和年轻D员开展集中轮训10余场、392人次,有效提升了D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深入调查研究,公司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推动解决基层发展难题近100项;其中,产业引导基金运作和停车位资源配置优化2个课题研究成果入选《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二)深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公司D组坚持补短板、提质量、强功能并举,全面加强D组织建设。一是D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和D建入章、国有企业D建30项重点任务,发挥D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进一步规范治理主体“三张清单”管理,明晰D组前置研究讨论清单13类51项、研究决策清单6类44项,D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二是D建责任全面压紧压实。建立“日推周问月评”考核机制,将D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与D员干部绩效挂钩,推动D建工作与经营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抓好落实D组班子挂点联系支部、D建顾问等制度,常态化开展D建指导,通过支部书记列席D组会、定期听取支部工作汇报等方式,做到“书记讲给书记听、班子带领支部干”,推动D建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三是D建基础进一步夯实。以D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制定指导手册,细化建设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指导支部规范开展日常工作。制定基层D建主体责任落实、D建工作督办等管理办法,按照月度调阅、季度检查、半年评估、年度述评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支部组织建设、组织生活规范有序。加强与市直单位、社区联系,通过以“学”为载体、“建”为基础、“创”为重点的联建活动,架起企业与行政单位、社区沟通的桥梁,实现D建联学联建联创促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动能。公司D组通过构建标准化发展体系、多元化培育体系、市场化考核体系,着力锻造一支“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硬核”D员干部队伍。一是建强D员干部队伍。严格把好D员入口关,注重D员队伍结构和质量,加大从青年、经营一线中发展D员力度,新发展D员3名、确定发展对象2名、列为入D积极分子2名,D员人数增长到101名,占比达44.7%,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D员82名,占比81.2%。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选优配强支委班子11人,实现“应换尽换”。二是强化人才选拔培育。严把选用干部人才的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大力选拔补充理论基础牢靠、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D员干部,选优配强10个部门、27家一二级子公司49名管理人员,向外招引各类人才25人,新增正高级经济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其中1人被评定为省级E类人才),构建形成“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梯次接续力量。三是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全面推行薪酬体系改革,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以及“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用45个档序拉大收入差距,做到以岗定人、人岗相适、岗薪相配。全员量化考核,收入增减与经济效益、考核评价挂钩,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率先试行2家子公司市场化中长期激励机制,经营活力进一步激发。同时,实行干部日常监督“红黄牌”预警管理,建立廉政监督员队伍,编制一套廉洁防控手册,形成“1+1+N”多维立体、常态长效的大监督格局,巩固风清气正良好生态。
---此处隐藏1702字,下载后查看---
(四)坚持D业融合,提升发展质效。公司D组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D的建设总要求,以“新平台、新队伍、新业态、新融合、新发展”为目标,聚力打造“五公司o欣欣向荣”品牌矩阵,取得良好成效。一是不断深化“一企一品”创建成效。深入开展“岗位建功技能大赛”“D务技能竞赛”等赛马比拼活动,不断激活D员队伍活力。通过“书记领航”行动,精心打造“‘345’D建工作法”“类金融服务”“五心服务”等7个具有公司特色的D建品牌,全面提升了D建整体工作质量;其中,“‘345’D建工作法”荣获市首届D务技能比赛“三等奖”、“类金融服务”荣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D建创品牌赛马比拼第一名。二是深入实施“三亮三比”活动。认真开展“D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是D员我争先”“D员承诺践诺”等主题活动,以“岗区队”创建为抓手,建立D员突击队7支、D员示范岗23个、D员责任区25个,推动D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中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争先创优中“比作风、比能力、比贡献”。公司5名D员干部先后荣获“优秀共产D员”等荣誉。三是推动D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创新实施“三色”晾晒机制,围绕D的建设、业务工作和改革创新三项指标进行公开晾晒,以“红黄绿”反映指标实际成效,推动工作从干完到干好,确保每月工作有突破、季度工作有亮点、全年工作走在前。仅,公司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成为省国有独资唯一一家;投资建设的“时空云”平台荣获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智慧出行”和“智慧旅游”两个平台分别获得赛区“数据要素X”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公司获评省社会责任企业,被列为省国资委改革挂点基层联系企业,国企改革案例入选中国城市产业协同创新国企平台公司转型升级优秀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引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建立五学联动机制(D委领学、支部研学、专家讲学、线上助学、实践促学),严格落实D委“第一议题”制度,每季度组织领导班子忠诚度测评,建立重大决策效果评估机制。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策划红色记忆·国企担当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老国企人口述历史、红色教育基地实景教学等方式,强化国之重器的认同。
(二)强化组织建设。实施基层D组织建设强基提质工程,动态优化D支部设置,在科研攻关团队、混改企业新设D支部覆盖率确保100%。推行支部星级评定管理,制定包含18项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后进支部实施五个一帮扶(1名D委成员联系、1个先进支部结对、1份整改清单、1次专项培训、1场述职评议)。创新互联网+D建模式,开发具备会议管理、D费缴纳、民主评议等功能的D建APP,实现组织生活线上留痕、D员积分自动生成。加强D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在岗职工总数1%的比例配齐专职D务干部,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全年安排20%业务骨干与D务干部轮岗锻炼。
(三)深化D业融合。深化“D建+”品牌创建,在重大工程项目中推行三同步工作法(D组织与项目部同步设立、D建任务与生产目标同步下达、D建考核与工程验收同步开展)。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围绕技术卡脖子问题设立D员创新工作室,将年度营收增长目标的30%分解为D员责任指标。构建价值D建评价体系,设置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类12项融合指标,每季度发布D业融合指数排行榜。试点红色董事会制度,在子公司治理中嵌入D建述职环节,把D组织推荐意见作为管理层任用的前置程序,推动D建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