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勇担开路先锋。一是坚持“政治过硬、资格具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标准,切实把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重点项目为试点,优化中层干部选拔机制,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组织考察组对各项目干部进行巡察,建立干部监督站,及时发现并纠正干部存在问题。二是统筹“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建设,分级分批抓好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建立深入与年轻干部简历长效沟通机制,制定了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职业发展路径,联合各系统部门积极探索轮岗交流制度,及时建立干部人才库。三是把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经营业绩考核与党建工作考核相贯通,让履职不力的干部及时退出重要岗位。于年初制定KPI考核合约,合约内明确了日常与年度考核指标,不断加强考核力度和监督,做好考核结果运用。结合考核结果,全年退出管理岗位21人,调岗就业中心57人,清退劳务派遣员工117人。四是大力拓宽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途径,积极适应企业快速转型升级需求。结合公司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专业的新形势,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丰富水利水电专业方面人员。鼓励员工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积极考取从业资格证书,2024年公司15人取得一级建造师证书,6人评为高级工程师,3人评为高级政工师,1人评为高级会计师。
(二)深度融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打造精品工程。一是以党员为骨干,建立“党员创新工作室”,成立“党员技术创新小组”,开展工法工艺探索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公司西十高铁项目依托重大、重点科研立项完成企业级工法5项、授权专利3项、受理专利10项。积极组织开展BIM培训、取证,提升公司BIM人才储备,积极推进BIM应用,促进项目管理,截止10月获评省部级BIM技术奖两项。二是推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做实做细。踊跃参加集团公司、市建协和铁建协举办的QC活动,取得集团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市二类成果6项,铁建协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培训认证,全年4人取得初级诊断师证书。三是提升项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助力项目提质增效。西十高铁项目开展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双导梁移动模架、装配式支架等重难点技术任务进行攻关,分获企业级科技一等、二等奖,通过股份公司成果评价,编写完成工法4项、授权专利4项、受理专利10项。包银高铁六标项目段围绕重大科研立项风积沙改良土填筑攻关,已受理3项专利。四是践行科技创效,智能建造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效益。包银高铁六标项目积极开展路基附属成套施工工艺应用,保证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提升效益。本桓项目试点路面水稳双层连铺法施工,施工进度得到加快,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三)深度融入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强化履约能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时收集总书记对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制定落实方案,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党委会中列为第一议题进行了学习,严格按照落实方案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围绕项目施工生产,开展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先锋工程活动。落实每日带班作业开展情况,每日将带班作业情况进行通报分析。指导督促在建项目开展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三是引导广大党员争当安全生产的能手,深入开展“党建+安全”活动。积极开展“党建+安全”活动,全年坚持以严的总基调持续开展安全隐患落实整改工作,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全年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四是强化生产管理和提升履约能力,持续推进开展劳动竞赛。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聚焦一增五优提升发展质量”劳动竞赛,分上下半年进行考核,持续助力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
---此处隐藏3341字,下载后查看---
(二)大力培养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企业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掌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不断健全产业升级体制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完善企业治理体系,聚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类要素,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不平衡的各类问题,实现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全员思想行动统一。坚持不懈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落实到企业改革管理各方面、党的建设全过程,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现阶段任务分层分类扎实开展党员思想教育,确保党员队伍思想稳定,汇聚强大的发展动能。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精干高效管理团队。公司党委要坚持一切管理工作到项目、一切党建工作到支部工作理念,突出融合思维和责任压实,做好人才盘点,压缩管理层级,重塑机构职能,稳妥推进减员增效,压减劳务用工。切实落实“末位淘汰”机制,抓住基层党建和项目经理负责制两大关键,优化项目管理团队,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现场管理人才,真正让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敬业认真、敢抓敢管的人涌现出来。
(五)加强宣传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全员文化自信。紧扣生产经营、改革管理、党建工作,推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工程项目落地生根,与集团坚守“三个是否”价值标准、发扬“三个敢于”实干精神相结合,使党员干部职工实现“要我盈利”到“我要盈利”的思想跨越、从“我要盈利”到“我会盈利”的境界升华。
(六)加强基层党建创新,提升企业党建质量水平。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原则,持续探索和创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相融的工作机制体制,大力推进“党建+”机制建设,把项目党建与项目的生产、安全、质量、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促生产、助发展。全面落实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七抓七强七提升”工程,全面强化基层单位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