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领导干部党校学习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理论武装的“穿透性”不足,学用转化存在“温差”。对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虽能完成规定动作,但存在“三个不够”:一是系统性不够,对“六个必须坚持”的方法论把握停留在字面理解,未能结合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讨;二是实践性不够,在“以学铸魂”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路径思考不深,如在推动本地产业升级时,未充分运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政治判断力不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态(如网络“低级红”“高级黑”)敏感性不足,在处置一起基层舆情时,未能从“两个维护”高度及时纠偏。

(二)宗旨意识方面:群众路线的“接地气”不够,服务效能存在“落差”。虽长期分管民生领域,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能力需强化:一是调研深度不足,2025年上半年4次基层调研中,3次选择“典型村”“示范社区”,对城乡接合部“问题村”的蹲点调研仅1次,导致制定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与群众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诉求响应滞后,对12345热线反映的“社区充电桩不足”问题,以“财政紧张”为由延缓3个月推进,暴露出“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办”的意识弱化;三是共富思维欠缺,在推动“强村公司”试点中,更多关注集体经济增长,对低收入群体“嵌入式”参与机制设计不足,未能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三)纪律规矩方面:自我约束的“严度”不够,抓早抓小存在“偏差”。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在“细节”和“责任”上有短板:一是“八小时外”警惕性松懈,参加同学聚会时,对个别企业主“顺道接送”的行为未坚决拒绝,存在“小错无妨”的侥幸心理;二是“一岗双责”落实不严,对分管部门2名干部“上班时间网购”“会议期间刷短视频”等问题,仅口头提醒未通报批评,认为“大错不犯就行”,导致部门作风考核在季度排名中下滑2位;三是制度执行“灵活性”过当,在项目审批中,为赶进度对某企业“先建后补”手续未严格把关,虽最终未出问题,但违反了“程序正义”原则。

---此处隐藏2890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学思用贯通”强根基,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制定“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计划,每月至少开展1次“结合2025年重点工作”的研讨交流,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等课题撰写2篇调研报告,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二)以“急难愁盼”为导向,厚植为民服务“赤子心”。建立“民生问题清单”,每季度至少2次到“问题村”“矛盾社区”蹲点调研,推行“12345热线问题首接负责制”,确保群众诉求“当日响应、7日办结”;针对“充电桩不足”“烂尾楼”等问题,牵头制定专项攻坚方案,10月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以“严细深实”正作风,绷紧纪律规矩“高压线”。严格执行“八小时外”行为规范,建立“家属廉政提醒”制度,每季度与分管部门干部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对“上班网购”“会议刷手机”等问题,在部门内开展“作风整顿月”活动,通过“案例警示+制度完善”推动纪律要求落地生根。

(四)以“敢闯敢试”促担当,锤炼攻坚破难“硬本领”。主动参与“数字经济”“碳达峰”等专题培训,每月至少研读1本专业书籍;针对“亩均论英雄”改革,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一企一策”细化方案;对跨部门协作任务,牵头建立“数据共享联席会议”,11月底前完成“智慧城市平台”首期数据整合。

我将以此次党性分析为契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切实把党校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党性、促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做一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