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实施“科教兴市工程”,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民生实事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是强化政治阵地。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市教育局党组全年共学习贯彻政治要件60件、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4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召开4次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议,对2所属地高校和13所市直中小学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和专项督查。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以案促学,组织召开了2期警示教育会,会上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病变》《越界之害》等警示教育片。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全年集体谈话提醒30多次、个别谈话120多次。市教育局党组织书记以《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永葆GCD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三是切实履行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100%、达标率100%。召开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组织市直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考核评议。四是作品《“艺心向党·与美同行”——让美育扎根大地,托举乡村孩子的梦想》荣获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网络人气奖。五是用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在全市首次开展异地交叉评审教师职称评审的工作办法,职称评审投诉率大幅度下降;出台《XX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市直属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职工子女入学优待工作的通知》《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直属普通高中“征地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从制度上规范招生工作,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实施思政课培优工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市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进校至少上两节法治教育课。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共上“思政第一课”1000多场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利社会到广东两阳中学讲授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逐梦新时代,争做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思政第一课”,市直学校党组织书记、分管德育副校长、学生代表等共400多人参加了听课活动。二是以“阳光行动”为抓手,定期组织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心理教师开展“阳光劳动”“阳光研学”“阳光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全市开展“阳光家庭微课堂”172期,共进行“阳光家访”60多万人次。“阳光行动教联体”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我市2所乡村学校获评国家级乡村温馨校园。三是开展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国旗护卫队录像评选、军事特色课目展演评选、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评选,通过国防教育营造爱国拥军和热爱国防、关心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我市4所学校入选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此处隐藏8196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全面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三是加大教育高素质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力度。与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提前谋划,做好核编定岗,按要求配齐配足教职工,计划每年3月、11月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抢占先机。四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围绕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分层分类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利用好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双百行动”等政策,加大释放优质资源效能。五是加大政策宣传,促进在职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全力提升县域高中教师综合能力,组织开展县域高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提升专项培训,并将学历提升任务细分到各县(市、区)和各学校,力争2025年各学段高一层次学历教师人数均达到省“十四五”规划目标。六是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加快选优配齐各学科教研员,加强对全市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强化检测结果分析应用,开展课题教研和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指导开展区域的联动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统筹开展专项督导工作。二是持续提升“双减”质量。强化校内课后服务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引进第三方提供服务,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三是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并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方案,指导各县(市、区)平稳有序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推动我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我市初中学校英语听说考试考场建设,确保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工作顺利开展。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做好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工作,探索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五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育集团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整体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形成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一是完善安全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安全。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广泛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持续抓好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四是强化专项整治。深入推动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巡察反馈意见等专项整改落实工作,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保障校园饮食安全和师生在校合法权益。五是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理念,加强家校社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