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直面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重拳治污、重典治乱,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产业强市、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目标定位,科学部署、高位推进、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打赢打好水、大气、土壤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攻坚战,全力推动城乡环境质量实现持续稳定改善。
一、今年来环保工作简略
今年来,我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气环境与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进展。
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收官战,组织重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元宵节期间,xx站点是全市唯一没有出现小时值污染的国控站点。谋划开展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xx化工产业园制定攻坚方案,切实降低臭氧污染。1-5月份,PM2.5、PM10浓度分别为20、21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10.1%,均列全市第1位。市控以上河流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60.37%。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方面,我局检查企业420余家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82家次,累计发现问题70余个,均已整改完成,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处理群众信访投诉300余起,有力打击了一批污染物超标排放、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行为。
---此处隐藏6922字,下载后查看---
采取遴选、调编、抽调人员等形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借鉴兄弟城市做法,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建议我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市级层面调度,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形成大协同、大发展的工作局面。
6、建设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
一方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倾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虽然由生态环境局主持开展,但服务的是本地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本地生态环境质量。建议市财政投入资金,用于生态环境服务费用支出,承担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项目费用,在设备更新和能力提升上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招录工作人员,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开展自主检查更加精细化。
建设一个蓝天白云的幸福美丽新城市是我们每一名干部共同的心愿,真诚地恳请和期盼各位领导同事能够给与环保工作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帮助,生态环境分局也将全力以赴推动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努力和更多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