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扛稳政治责任高效推进。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局党组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市纪委监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会精神,统筹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确保同步部署,同向发力。二是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结合实际制定了《xx局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重点、责任部门及时间节点,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部门根据方案要求,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动责任落实。建立了专项整治工作监督机制,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医疗机构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收到的投诉举报及时核查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扩宽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一是调查摸底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调研活动,我们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在医疗领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诉求。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广泛收集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透明度、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整治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二是召开座谈会听取社情民意。组织召开由患者代表、医务人员、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围绕医疗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直接听取各方声音。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官方网站、AAA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医疗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专栏,发布整治工作动态,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群众通过网络渠道反映问题。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线上互动,及时回复网友留言,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被及时听见、认真对待。
(三)聚焦问题整改务求实效。一是建立问题台账。对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重点难点问题,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开展专项治理。针对医疗领域存在的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三是推动建章立制。在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和温暖关怀。
(四)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通过专项整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显著增强,医疗服务行为得到有效规范。重点整治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违规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提升了群众就医满意度。一是行业作风明显好转。我们坚持将专项整治与医德医风建设相结合,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开展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同时,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行业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们注重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整治工作带来的变化。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处隐藏2582字,下载后查看---
(一)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将继续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保持高压态势,对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二)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切实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将持续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医体验。
(四)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将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社会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对于在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责任到人,形成有力震慑。
(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医疗领域专项整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认识。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和警示,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