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统计局关于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和网络环境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互联网日渐普及,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深入了解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接触使用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情况,以及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等情况,xx区统计局通过问卷调研、部门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

一、调研开展情况

本次调研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覆盖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及家长,城乡人口和男女比例大致均衡。同时,统计局与网信办进行了交流座谈,共同探讨调研结果。调研共收取问卷468份,其中有效问卷305份,占比为65.2%。受访者性别、居住地、年级大致均衡。

二、青少年网络环境和网络使用情况

(一)青少年网络环境

---此处隐藏3742字,下载后查看---

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家庭监护人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主动做好示范。做出表率,培养自身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带头作用;二是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日常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防护技巧,从理念、操作等方面全面提升网络素养能力;三是尽到监督约束义务。与孩子协商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如观看直播、短视频时长,开启各款游戏青少年模式等,监督控制上网时间,正确引导子女绿色上网;四是陪伴代替电子产品。带领孩子接触各类文化、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精神生活,用更多的亲子陪伴代替电子产品,帮助孩子从网络沉迷中抬起头。

(二)学校多方把控,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学习的摇篮,应更加关注网络安全教育。一是探索网络教学改革。突破网络教学应用的工具理性思维,学校间联合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微课程制作等活动,跳出课堂教学固定模式;二是开展一体化教育活动。视“老师-学生-家长”为一体,开展网络素养宣讲、主题班会等活动,提升老师、家长对青少年的网络保护能力;三是合作渗透网络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部门工作日常、现场观摩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等,深入渗透防护技巧、保护意识、法治意识等网络安全教育。四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安排课余兴趣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引导青少年及时通过兴趣爱好排解学习压力、不良情绪。

(三)社会多方发力,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良好网络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一是执法部门加大检查力度。提高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例行检查力度,督促娱乐场所规范经营,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二是宣传部门开展常态化宣传。用青少年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在微博、抖音、B站、laobig.com空间等青少年常用软件上形成网络健康宣传矩阵,进行常态化宣传;三是教育部门强化联动合作。邀请反诈民警开展专题讲座、联合网信部门进行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督促学校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办法等,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四是社区工作紧抓网络安全。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保护技能等宣传纳入社会工作服务范畴,利用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固定场所,以多种形式宣传常见网络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