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主任在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动员部署会议上的强调讲话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强化思想引领,激发主动作为新活力

(一)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一是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群众动态。各科室、各社区工作人员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居民家中、走进企业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建立详细的调研台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与群众的密切沟通,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二是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搭建多样化的沟通平台,利用社区公告栏、AAA公众号、居民AAA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工作动态,同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和邮箱,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和处理群众的诉求,确保群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主动提供服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于困难家庭,要积极协调民政、社保等部门,为他们提供生活救助、就业帮扶等服务;对于老年人,要关注他们的健康和生活需求,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对于企业,要主动了解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主动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关注发展趋势,主动把握工作机遇。一是加强政策研究,找准工作方向。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动态,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和解读,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找准政策与街道工作的结合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街道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开展政策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在街道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分析市场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街道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挖掘辖区内的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三是主动谋划项目,推动工作发展。围绕街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项目。加强项目的储备和管理,建立项目库,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加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街道。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街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敢于担当作为,主动解决工作难题。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工作高度负责,遇到问题不推诿、不扯皮,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要主动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街道发展的工作模式。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突破工作瓶颈。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要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求突破。鼓励干部职工提出创新建议和方案,对好的建议和方案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创新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街道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此处隐藏4430字,下载后查看---

(一)牢记为民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等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家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使干部职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开展服务承诺活动,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服务承诺活动,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时限,向群众公开承诺,并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服务承诺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干部职工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对违反服务承诺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规范工作行为,树立街道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关注民生需求,办好民生实事。一是深入了解民生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各科室、各社区要深入基层,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民生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群众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民生实事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民生实事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大民生投入,解决突出问题。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集中财力物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教育方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住房方面,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在就业方面,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通过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加强跟踪问效,确保工作实效。建立民生实事工作跟踪问效机制,对民生实事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对民生实事工作的考核评价,将工作成效与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民生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定期向群众通报民生实事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

(三)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诉求。一是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受理群众诉求。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信访接待、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建设,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受理。安排专人负责群众诉求的受理和处理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反馈。建立群众诉求台账,对群众的诉求进行详细记录,跟踪处理过程和结果,确保群众的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解和处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如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确保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同志们,一季度“开门红”是全年工作的关键,关系到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团结协作,践行初心使命,全力推动一季度各项工作取得“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