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工会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工会法律援助,是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这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部分职工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的“娘家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责无旁贷。因此,工会组织要坚持以职工为本、服务基层,要积极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努力在增强法律援助效果上下功夫。

一、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成效

(一)覆盖范围逐步拓展,职工法律援助受益人群不断扩大。

近年来,各级工会充分整合工会**窗口、法律援助机构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资源,普遍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并将法律援助机构从县级以上工会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逐步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覆盖面。以**市为例,一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例如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因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再进行经济状况审查,直接给予法律援助。二是与法院协商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行政诉讼,酌情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三是开展法律援助“六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六进”活动,进一步将法律援助服务向最基层各个层面延伸,方便群众法律求助,满足群众法律需求,真正将法律援助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深做实。

(二)受援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此处隐藏1810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法律援助机构不健全,法律援助专门人才缺乏,法律援助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1.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争取社会资源的优化、集中和倾斜,建立健全与司法行政部门、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律师协会等的联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工作机构。建立工作机构是搞好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的组织保证。**市总工会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在各镇办建立法律援助小组,设立法律援助员。中心与小组坚持定期向当地政府主管法律援助工作的司法行政部门汇报,经常与当地其他法律援助机构取得联系,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内外健全,上下联动的有机工作网络,做到及时发现职工被侵权的问题,及时回答职工的法律咨询,及时审查经济困难职工需要代理的个案给予帮助,从而使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准确、方便、及时、省钱、职工满意的良好效果。

2.建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办公室,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3.工会在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同时,积极引进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4.积极扩大工会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职工的知晓率,向职工敞开工会法律援助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