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一是优化学习体系,提升理论素养。制定系统学习计划,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月研读理论著作,如《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系列书籍,并撰写2000字以上学习心得。过去一年累计撰写心得12篇,加深了对税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在研究新出台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时,能从理论高度准确把握政策内涵,为100余家小微企业精准解读政策,助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推动区域小微企业税收减免额增长30%。二是丰富学习形式,促进交流互鉴。积极参与各类专题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去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8次,参与研讨交流15次。在省级税收经济分析研讨会上,学习到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回单位后推动本地税收经济分析工作创新,运用新方法对重点行业税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撰写的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报告采纳率达80%。同时,组织分管部门内部开展线上学习分享会12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三是推动学用结合,助力工作发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税收经济分析工作中,依据新发展理念,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税收经济分析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趋势进行精准预测。通过该模型,成功预测税收收入增减趋势准确率达90%,为税收征管和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税收征管效能提升,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5%。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税收发展。一是提升收入核算质效,强化税收管理。在收入核算工作中,加强对税收数据的精准核算和分析,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对重点税源企业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去年对50家重点税源企业开展数据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偏差30处,确保税收数据准确性。同时,加强与财政、国库等部门协作,建立定期对账机制,每月核对数据,有效提升税收收入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税收收入入库及时率达98%。二是深化税收经济分析,服务决策大局。组织税收经济分析科开展深度分析,围绕区域经济热点和税收重点问题,撰写分析报告20篇,其中15篇得到上级领导批示。在对新兴产业税收分析中,发现产业发展潜力和税收增长点,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吸引相关企业入驻50家,带动税收收入增长20%,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保障资金安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和审批流程,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去年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精简审批环节5个,提高经费使用效率35%。同时,开展财务审计自查3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有效保障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财务管理合规率达95%。
(三)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团队活力。一是精准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干部能力。针对分管部门业务需求,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30场次,培训人员达800人次。在组织人事干部培训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等方面,使干部对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熟悉度大幅提高,业务操作失误率降低50%。同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业务竞赛8次,激发干部学习积极性。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业绩、创新能力、服务态度等纳入考核指标,与奖励、晋升挂钩。去年分管部门有15名干部因工作突出获表彰奖励,其中5名干部得到晋升,有效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提出创新性建议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干部给予奖励,鼓励干部积极创新。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搭建成长平台。选拔优秀干部参与重点项目,为年轻干部提供成长机会。在税收经济分析重点项目中,选拔8名年轻干部参与,通过实践锻炼,这些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快速提升,其中4名已成为业务骨干。同时,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位年轻干部配备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此处隐藏10015字,下载后查看---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强化思想铸魂,坚定理想信念。一是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制定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计划,全面、深入、持续地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每月至少研读一本理论专著,并撰写高质量的学习心得,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运用理论指导税收工作实践的能力。二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先进典型等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为税收事业奋斗的热情和动力,在工作中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三是培育创新思维,激发进取精神。积极关注税收领域的新政策、新技术、新趋势,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鼓励分管部门干部提出创新性想法和建议,营造创新工作氛围,每年至少开展2项税收工作创新项目,推动税收工作在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服务发展大局。深刻认识税收工作的政治属性,站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税收工作。加强对党中央关于税收工作决策部署的学习和研究,结合XX区、XX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确保税收工作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增强政治敏锐性,防范政治风险。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关注和研究,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建立健全税收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税收工作的负面信息和不当言论。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锻炼。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认真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定期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专题培训,提高干部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一是端正工作态度,强化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税收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建立工作台账,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加强对工作成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月至少安排2次深入XX区、XX区税务局基层一线进行调研,与纳税人、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工作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解决税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税收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安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多头布置和重复劳动。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严守纪律规矩,强化廉洁自律。一是增强纪律意识,严格自我约束。加强对党纪国法和税收工作纪律的学习,深入理解各项纪律规定的内涵和要求,自觉遵守纪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制定个人纪律清单,定期对照检查,及时纠正偏差,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纪律要求,树立税务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执行。加强对分管部门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深化廉洁教育,防范廉洁风险。丰富廉洁教育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增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税收执法、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防范廉洁风险,确保干部廉洁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