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民创业,是农民充分就业、加快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是农民向市民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利用这次春节回乡的机会,我深入xx县部分乡村,分析研究当地农民创业的现状和特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创业的基本特点
随着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民创业主体、领域、空间和形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农民创业主体由传统能人向新型农民转变。农民创业起步阶段,村干部、能工巧匠和农村经纪人为创业主体。近几年,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一批新型农民走上创业道路,还有来自农村的大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也加入农民创业队伍,使农民创业主体由传统能人向新型农民转变。经过多年培训和实践锻炼,多数创业者已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此基础上,又有一批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和技校毕业生加入创业的队伍。
二是农民创业领域由家庭副业向兴办产业转变。农民过去常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那时发展养殖业,仍然属于家庭副业的范畴。近几年,一些地方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兴办畜牧业、养殖业,不断加快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此处隐藏2980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加强农民创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应成立农民创业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并实施农民创业规划,协调解决农民创业中的重要问题。农民创业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民政、银行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要加强农民创业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综合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创业组织化程度。要宣传和鼓励农民创业先进典型,对推进农民创业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要切实抓好农民创业组织服务工作,对进城创业的农民,由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农民创业服务平台,为农民进城创业提供多种服务;对进入口岸城市和境外创业的农民,农业、财政、民政、银行等相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为农民创办外向型产业提供综合服务。
二是改善农民创业信贷服务。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有关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强信贷担保服务,现有担保机构应开设农民创业担保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创业担保机构。完善农民创业贷款抵押办法,农民政策补贴可以用于创业贷款抵押。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资金互助社,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创业提供信贷服务。
三是强化农民创业培训功能。改进农民创业培训,选择重点学校申请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选准创业主体进行重点定向培训。培训内容应作适当调整,不仅要培训农民创业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培训企业管理知识,重点培训项目开发设计。强化农民创业培训服务。对农民创业实行跟踪服务,既要帮助农民选准项目,又要帮助农民抓好创业项目孵化,下功夫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四是优化农民创业整体环境。推进农民创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服务环境,切实帮助农民创业排忧解难。农民创业确保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土地流转实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维护好离土离乡创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建立健全农民创业服务体系,实行扶持和鼓励政策,进一步增强农民创业服务功能。
五是提高农民创业者素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以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校企结合,开展定单、招标培训。发现培养创业农民。提高返乡创业人员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着力打造农民经济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致富大户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加快培育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要对经纪人队伍进行扶持和引导,提高素质,提升档次,使经纪人队伍成为促进农民创业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