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制定《X市“变革创新年”活动(创新篇)暨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清单式推进产业创新、打好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攻坚战。科技局连续三个季度获“赛马比拼”流动红旗。X实验室成功创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连续三年在全球发明展中斩获5项金奖;X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X为X唯一获得该奖的县市);“揭榜挂帅”技术难题发布103个(X第二)、揭榜33项(X第三);X市“创新打造‘研值联盟’构建特色产业创新服务新生态”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企呼我应”案例。全年完成规上工业研发费用85.8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25%。全年完成高新投资93.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4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居X第二)、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居X第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52家(居X第二)。

一、突出“提能升级”,科创平台建设成效凸显

一是X实验室能级再跃升。围绕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加快导入清华大学创新资源,X实验室创成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出台《关于支持X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给予X实验室每年总额最高1.2亿元的支持,努力将实验室建成X新材料领域“压舱石”。实验室已累计引进PI团队8个,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8名,落地产业化项目59个,连续三年在全球发明展中斩获5项金奖,其中“发声/触觉反馈用无铅多层压电陶瓷模组”项目荣获2024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X科技城研发社区一期装修顺利推进。二是新型研发机构质效再提升。指导各新型研发机构在大型仪器共享、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对全市10家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X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质效。X实验室、X理工大学X研究院两家机构获X绩效评价A类。积极推动与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进教科人一体贯通融合发展。三是X高新区承载力再优化。持续优化高新区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建立多部门、平台联合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作,对高新区数据实施季度监测、半年度评估,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高新区科技招商,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提高园区的整体效应和竞争力,做到抬标提质。2024年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78.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0.7亿元,研发经费支出41.68亿元,目前拥有规上企业304家。X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工信部纳入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名单。

二、突出“重点攻坚”,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此处隐藏6749字,下载后查看---

12.构建高效灵活的科技招商模式。建立“招大引强”的科技招商工作机制,探索形成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管理闭环的科创招商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招引一批高质量科技企业,争取建立研发占比合同制,把“含科量”植入到产业中,引育一批高层次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来桐,助力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X科技城龙头企业总部基地优势和新型研发集群优势,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2025年争取落地高层次科创人才项目100个以上。

(五)实施“机关效能提升计划”,在科学服务塑造发展新优势上持续突破

13.强化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市委对科技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树牢“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奋力争先、勇争一流,加快建设创新X。围绕市委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统筹协同和谋划推进。加强科技监督评估,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实效。强化正向激励,优化容错纠错,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4.深入开展“六干争先”主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六干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重、发展为要,抢抓大机遇,推进大项目,构建大格局。深化科技先锋服务队建设,打造“三员一师”服务品牌,深入推进科技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落实每周联络沟通、每月走访对接、每季会商研判、年度交流报告工作机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高效科技服务。深化“创新讲堂”,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创新意识和履职能力。

15.深入推进清廉科技建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36条办法”,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链条,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高质量抓好巡视整改,健全项目评审、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清廉科技建设,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