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工商联党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紧紧围绕“两个健康”主题,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紧扣中心、服务大局,依托“统战+经济”聚优赋能模式,坚持政治引领与经济服务深度融合,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凝心聚力——民营经济领域思想根基持续巩固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组织执常委、党组织书记赴xx等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12期。成立区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召开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依托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启动“导师领航”第三季计划,加强对青年企业家的梯次培养。推出声入“民”心第二季之一封“家”书活动,邀请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以“家”书形式传递正能量。组织召开“6·30”助力乡村振兴专题会议,发布活动倡议书,引导各商协会和企业参与对口帮扶、“百千万工程”及各类公益慈善事业捐助超1.5亿元。
(二)服务大局——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制持续优化
---此处隐藏3335字,下载后查看---
1.汇聚多方资源,提升出海服务质效让“商机”可靠。一是创新设立区总商会驻海外服务联络处。链接市、区侨联及市工商联、市海外商协会等专业机构资源,在东南亚国家试点建立1-2个出海服务联络处,以商协会为“桥头堡”,发动会员企业“组团”出海。二是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质效。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借鉴商协会成功出海经验,组建由商协会会长、律师组成的专业涉外法律顾问团队,全年举办6-8期法律法规服务专场,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保障。三是整合出海物流资源。与省、市物流商会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出海物流规划,整合仓储、运输、货代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2.激发商协会潜能,服务企业搭场景找市场让“商机”可用。一是推动商协会资源融合。依托商协会平台优势,主动对接相关机构洽谈合作,协助企业拓宽业务发展渠道;举办服务企业专题讲座、培训等不少于20场次,邀请行业专家为企业赋能。二是搭建场景路演舞台。支持商协会举办展会、发布会等“搭场景”活动不少于12场次,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发布、场景路演舞台,展示企业前沿技术与产品,吸引潜在客户。三是促进产业链合作。充分利用区街商会服务阵地举办产品对接会、推介会等“找市场”活动不少于20场次,推动链上企业深度合作。每季度组织外出商务交流考察,广泛链接省内外优质商协会、海外工商社团资源,助力企业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持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企业根植发展环境让“商机”可行。一是深化“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与区司法局、法院等部门联动,提升案件分拨精准度。在有条件的行业商协会成立调委会,持续拓宽调解服务覆盖面。全年开展4次调解员能力培训,打造高素质调解队伍。及时收集重点调解案例,定期组织分析研讨,推动全区调解工作专业化、规范化运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商会调解宣传,提高“知名度”,形成“有纠纷找商会”良好局面。推动各商协会全年参与调解涉企纠纷不少于1500宗。二是优化政企直联“龙岗模式”。建立直联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组织直联活动不少于40场次。持续开展主席(会长)接待日活动,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信息交流分享互通机制。开展走访基层商协会、会员企业不少于500家次,定期梳理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诉求,推动企业困难问题解决。三是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按照“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要求,深入小微企业进行摸排,推行企业、商协会、银行“三位一体”融资模式,助力小微企业融资不少于2亿元。四是加强合规化建设。联合检察院、司法、税务等部门策划合规化建设专题活动,联合财税、生态环境等协会分领域开展合规宣讲及培训,提升企业合规建设能力,有效防控合规风险。
(三)实施组织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是夯实商协会组织基础。开好七届三次执委(理事)会议及主席(会长)会议,出台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履职情况评价办法,强化履职意识。指导区电子行业联合会等3家商协会完成换届,运用“退出”机制注销“停摆”商协会。推荐商协会参与全国、省、市“四好商会”创建及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推动商协会提质增效。二是推动商协会规范化建设。用好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实施细则,重点培育发展经济和产业服务类商协会。指导商协会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秘书长队伍水平。进一步规范商协会经费来源、管理、使用和监督。三是激发非公党建“头雁+群雁”效应。扎实做好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创新探索“非公党组织书记百件实事行”项目,压实党建责任。结合基层党支部集中换届,推动至少3名非公企业出资人任党支部书记。重点从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生产一线职工、技术骨干和管理层中发展党员。四是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按照“事交我办无问题”要求,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效能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内容目标和具体要求,提高机关效率,建设让党委政府放心、让民营企业满意的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