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明办主任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不足。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复杂舆论环境对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潜在影响时,政治敏锐性有所欠缺。例如,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工作中,部分新兴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一些对创建标准和意义片面解读的声音,我未能第一时间敏锐察觉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导致这些不当言论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对创建工作的舆论氛围产生了干扰。这反映出我在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政治方向时,对潜在政治风险的预判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充分从政治高度去审视宣传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二是政治理论学习浮于表面。虽然积极参与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内容有一定认知,但学习深度不够。在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关论述时,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理解,缺乏深入思考其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如何深度融合。例如,在学习总书记文化思想时,没有充分结合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去探索如何创新性地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在制定文化活动方案时,思路不够开阔,缺乏深度和前瞻性。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有待加强。在推进一些重大精神文明建设项目时,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遇到资金短缺、场地协调困难等问题时,出现过畏难情绪,没有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困难。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影响了整体建设进度和服务群众的实效。这表明我在面对复杂问题和困难挑战时,党性修养还不够坚定,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全力推进工作。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工作不够细致、深入的问题。在开展文明村镇评选工作时,对部分村镇的实地考察不够全面,只注重了主要街道和示范区域的情况,忽视了一些偏远村落和背街小巷存在的环境脏乱差、村民文明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评选结果不够客观准确,群众对此存在一定的质疑。同时,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过于注重材料的整理和汇报,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拼凑材料,忽视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没有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创新意识匮乏。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新的传播技术、社会思潮和群众需求变化研究不足,缺乏创新思维。在文明宣传工作中,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宣传栏、横幅等宣传方式,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不够充分。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形式兴起的背景下,未能及时把握机遇,创新宣传形式,导致文明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无法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精神文明建设,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存在差距。二是担当精神不足。在处理一些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交叉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时,如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文明城市创建协同工作,存在怕得罪人、怕担责任的思想。协调力度不够,缺乏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导致工作推进缓慢,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文明形象的提升,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这反映出我在工作中担当精神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群众利益负责。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认识存在偏差。虽然知道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文明办主要负责业务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组织文明创建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对活动经费的使用、物资采购等环节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廉政隐患。二是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在工作中,对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关注较多,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分管科室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例如,在文明办内部,个别工作人员存在工作纪律松散、迟到早退的现象,我没有及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这种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形象。

---此处隐藏3408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文化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学习,每月至少研读一本政治理论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培训和研讨班,与专家学者和同行交流学习心得,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业务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时刻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变化,积极参加政治形势分析会和意识形态工作研讨会,提高对政治风险和挑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政治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策划文明宣传活动时,充分考虑活动内容的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影响,确保活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学习和研究,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切实维护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党性锻炼,严守纪律规矩。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整改。加强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贡献力量。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加强对纪律规矩的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纪律规矩专题学习活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用纪律和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例如,在文明城市创建资料审核工作中,严格按照审核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行为。

(三)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深入基层、社区、学校、企业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跟踪落实情况,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在文明实践活动策划和组织过程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活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工作实际情况。例如,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对每个村镇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了解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特色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创建方案。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每月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文明宣传工作中,精心策划宣传内容和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创新工作。增强担当精神。敢于面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遇到难点问题和瓶颈制约时,主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不推诿、不退缩。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共同提升工作水平。积极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利用AAA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宣传活动,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漫画、H5页面等宣传作品,吸引更多群众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创新,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应用,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