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十多年,中国GDP从全球的1%变成20%,GDP总量从2千亿美元到近18万亿美元,增加90倍,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结果;也是我们制度化红利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需要要素投入,传统的要素就是资源的要素、货币的要素和劳动力的要素。
上面讲的这三块,过去四十多年的投入非常巨大——以至于现在继续、完全、唯一性的靠这三种要素投入来发展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资源要素。最近几年,中国GDP每年消耗矿产资源占全球一半。全世界每年消耗矿产资源250亿吨,中国一年要用120多亿吨。比如铁矿石,全世界每年用38亿吨铁矿石,中国要用19亿吨,我们19亿吨铁矿石炼钢,形成13亿吨的粗钢、12亿吨的成品钢产能。
今后二十年,中国GDP若再翻番,产业结构不变,工业品消耗方式不变,你就要把全世界的地球资源全归你所用,人家一吨也没有,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也不可能。
所以中国在“十四五规划”里明确讲了一个概念:到2035年,中国的工业在单位能源消耗、单位资源消耗上要下降三分之一,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到2050年,单位能源消耗、单位物资消耗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现在是世界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量一倍以上,所以我们要减半。所以这一块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因为新质生产力是资源消耗量比较低的一种生产力。
---此处隐藏3553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次工业革命,六七十年代信息化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就是千家万户用的大哥大手机、非常灵巧的小手机、PC、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再往下就是传真机和打印机,也是各种终端。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一定是以智能化为核心,形成进入家庭的机器人,相当于五种机器人。
一大件是人形具像机器人,有手有脚,做家庭保姆、陪老人打牌预热、陪小孩读书预热,或其他家政业务。二大件,为各种专业人士作为秘书的机器人,也就是现在的通用大模型,无所不能的聊天机器人会转变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秘书式机器人。三大件,进一步脑机互动后,现在AR、VR的头盔眼镜变成各种终端机器人,头盔、眼镜一戴,手机、电脑各种终端都不需要了,脑子里想什么,新的终端机器人就可以无缝对接。四大件,智能驾驶汽车也是一种机器人,是一种把四个轮子当做两个手、两个脚的机器人。五大件,家里面还会有工具箱,人造工具,各种3D打印机器人。
我想表达的是,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正在来到人间。请大家注意:二十年以后,我们在xx、在上海互相竞争的已经不是上一代的液晶面板、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或者汽车,而是要竞争未来进入家庭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这五大件只是个表述,也可能是六大件、七大件,每一个大件背后都有一万亿、两万亿人民币,五大件就是5万亿,10万亿人民币,推向全球就是5万亿、10万亿美元,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这些大件的竞争。
中国现在拥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各大件大量产能,这些大件的原始创新都是欧美,我们是后来跟进,组织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落后前半步,跟进了后半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现在全方位的跟欧美同步推进。所以二十年以后回头看,如果这“五大件”,我们又变成了五个跟班,还是人家先发明,我们大规模组织生产,那我们对不起这个时代。如果二十年后,在新的五大件上,至少有那么两三件是我们领班、领跑,欧美其他地方跟跑,可能还有两三件是人家领跑,我们跟跑。那说明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才是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