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构建“235”品牌传播体系 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2”,即坚持两大核心原则

原则一:坚定传播核心,全力打造品牌。60多年来,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服务国家战略,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深耕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持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此,集中品牌传播相关资源,聚合力打造“”品牌。明确“大国重器”“世界的东方、一流的电气”“创新能源未来、赋能美好生活”等品牌核心价值和“绿色动力、驱动未来”“起明于东、能动四方”的品牌口号。同时,对专业从事油气勘探开发设备制造及钻井工程服务的“宏华”等副品牌的建设进行指导与支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的整体品牌形象。

原则二:注重传播效能,充分发挥“协同共振效应”。当前,数字浪潮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让信息传播无远弗届。品牌传播不再简单地将不同传播渠道堆叠在一起进行推广,而是通过有机融合和协同共振,在确保传播核心内容一致和品牌传播深度的基础上,提高品牌传播广度,创造出更强大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品牌传播的共振效应要聚焦企业党的建设、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提升、振兴帮扶领域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成效等方面的宣传内容,在充分发挥“自己说”效能的基础上,注重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进行传播。

二、“3”,即突出三个传播阶段

---此处隐藏3584字,下载后查看---

推动品牌与文化相融,让品牌拥有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品牌,充分借势“东汽精神”研究会,大力开展“东汽精神”新时代内涵挖掘和弘扬工作,高质量唱响“东汽精神”新时代最强音。持续践行“同·创”文化,借助品牌的传播,让“同·创”得以交融互鉴、焕发新彩,制作传播好文献纪录片《东方》等文化作品,挖掘优秀人物、精品项目背后的价值追求,推动形成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的品牌文化,讲好企业的品牌、文化故事。

推动传统与创新相融,让品牌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装备制造行业,面临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品牌传播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与创意表达。例如,深入挖掘“东汽精神”的感人故事,结合AIGC前沿技术,更加生动立体还原历史情节,推进新时代故事走向,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深化“”品牌。在“大国重器”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与其他“国货”“国潮”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拓宽品牌维度,创造独特的话题点,勇于走出一条跨界融合的路子。

推动大题材与小切口相融,让品牌的“大国重器”更接地气。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微小细节,以宏观视野寻找能“观大势”的小故事,将打造的“大国重器”和参与的超级工程故事化、具体化,用微观“瞬间”与宏观“时代”相融合,用可观可感可触的视觉语言娓娓道来,将的创新实践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也可通过平凡职工的奋斗者群像,将各类遥不可及的“大国重器”展示得富于生动性、贴近性,让品牌融进百姓心坎。

推动企内与企外相融,让品牌的正能量传得更广。持续建强“765”融媒体矩阵平台,继续深化“1+N”品牌传播模式,着力“开源”做大“朋友圈”,努力构建与重点主流媒体和主要互联网平台的长效合作机制。例如,继续策划“重器山河行”等有特色的大型融媒传播活动,多打造跨国别、跨区域、跨海拔、跨时段的融媒“爆款”产品,在全网形成现象级品牌传播,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合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品牌。

一流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时间的沉淀,也离不开口碑的积累。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实现“品牌卓著”,以品质树品牌、以服务立口碑,提升“”品牌形象,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品牌建设工作,为建设品牌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