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组织生活会上批评意见建议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党建责任落实虚化。存在较为明显的重业务、轻党建倾向,没有将党建工作提升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对党建工作的规划与部署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诸多不到位之处。这使得党建工作在推动业务发展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党建与业务之间未能形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3.工作作风不够务实。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有时过于追求速度,急于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工作质量。例如,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时,由于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对活动的流程规划、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方面考虑不周,导致活动现场秩序混乱,不仅影响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对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4.群众联系不够紧密。深入基层的频率较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对群众的实际需求、困难以及诉求了解不够深入、全面。所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未能充分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导致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难以真正满足群众的期望,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

5.党建业务融合不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未能准确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融合路径。在推动业务工作开展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不显著,无法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6.党员教育管理宽松。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宽松软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内优良传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深度。同时,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导致部分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

---此处隐藏5153字,下载后查看---

36.上级沟通衔接不畅。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沟通汇报工作存在不足,不能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对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和指示理解不够透彻,执行不够到位,导致党建工作在方向和目标上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

37.经验主义思维局限。在处理党建工作中的问题时,存在较为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习惯于按照以往的经验和做法来解决问题,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发展。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导致工作效果不佳,无法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38.党建阵地建设滞后。对党建阵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党建活动场所建设不完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缺乏必要的更新和维护。没有充分利用党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发挥党建阵地的教育、宣传、培训等功能,党建阵地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9.党员学习缺乏系统。组织党员学习时,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系统的学习安排,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对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导致党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全面,无法满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党员素质的提升和党组织的战斗力。

40.工作形式主义抬头。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党建工作只注重表面形式,追求完成任务的数量和形式,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质量。例如,组织的一些学习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达到教育党员、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目的,浪费了时间和资源,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