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期,我们按照省纪委的要求,组织调研力量,就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在基层召开座谈会、个别问话、调查了解等形式,收集一些情况。经过分析归纳,列举如下:

存在的问题

一、廉政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缺乏系统性。一些单位没有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工作安排上有赖上级,而没有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单位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意见,致使整体教育效果还不尽人意。

二是教育缺乏针对性。少数单位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层次不清、对象不明,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对一般干部职工的教育混为一谈,没有突出反腐倡廉教育的层次性;有的单位把应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的教育活动搞成了全员教育,冲淡了重点;个别单位在对干部职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中,只图表面形式,不讲实际效果,致使反腐倡廉教育走过场。

---此处隐藏5654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加强学习和教育,切实提高监督意识。在班子内部和领导干部中间营造“人人接受监督,人人自觉监督”的氛围。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氛围,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真正能够从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做起,以良好的政风和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要结合干部考察、日常管理、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特别要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方面,严格进行监督。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政一把手,要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科学制衡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

三要抓住根本,切实落实各项制度。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落实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届末考察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监督的作用,并且通过党建工作巡视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经常性监督。通过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强制力,使权力运行机制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各项制度,关键在党政一把手,要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保证干部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覆盖到边。

四要明确职责,切实理顺监督机制。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要发挥党内监督的职能作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协调,形成党内监督的合力。既要把住“事前控制机制”在选人用人上的重要“关口”,又要不断加强从领导班子内部为监督主体的“事中约束机制”,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事后惩戒机制”既涉及到党内,也涉及到人大、行政和司法部门,因此,党内监督还要与人大、政协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很好在结合起来,在政策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多沟通情况,多通报信息,使干部监督机制整体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各向其责,不留盲区和死角,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五要扩大监督范围,拓宽监督渠道,切实搞好监督工作。不但要了解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情况,还要了解其“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使党员干部的一切行为都能自觉纳入社会道德和党纪国法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