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主题党课:以“家”为基,共筑美好未来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就围绕这篇重要文章,以“以‘家’为基,共筑美好未来”为题,上一堂主题党课。

一、深刻领会家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就像细胞之于人体,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幸福,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家庭的团结奋斗,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强大力量。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家庭舍小家为大家,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许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祖国各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中,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二)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不可替代。从生活依托来看,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家始终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在家庭中,我们获得关爱、支持和安全感,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支撑。在社会功能方面,家庭承担着生育、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赡养老人、照顾家庭成员的义务。家庭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场所,新生命在家庭中诞生并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家庭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长辈将生活经验、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传递给下一代,使得社会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家庭在文明建设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一个家庭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良好品德的传承,能够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家庭是文明的起点,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文明汇聚起来,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

(三)家庭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家国一体的关系,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建设,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我们奋斗的坚强后盾。

---此处隐藏4024字,下载后查看---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加强沟通和交流。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妻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营造温馨和谐的夫妻关系。同时,要注重家庭文化建设,如开展家庭阅读、家庭旅游、家庭聚会等活动,丰富家庭生活,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四)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家庭要重视家风建设,挖掘和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家训。长辈要以身作则,将良好的家风传递给下一代。可以通过编写家族史、制定家规家训、讲述家族故事等方式,让家风家训代代相传。同时,要结合时代发展,对家风家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

(五)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做家庭文明建设的表率。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洁。要严格要求家庭成员,教育他们遵守法律法规,不利用党员干部的身份谋取私利。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家庭文明风尚。

同志们,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是社会的基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家庭建设,传承优良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家庭的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