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精细化要求,*镇以党建为针、网格为线,创新实施“红网共治”工程,通过织密“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将12个行政村科学划分为89个基础网格,实现党组织覆盖率100%、服务事项响应率98.6%。聚焦环境整治痛点,紧扣乡村振兴重点,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组织建在网格、服务沉到院落、发展融进产业的协同共治新路径。
一、织密红色网格体系,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一)构建三维立体网格。*村创新打造“1+3+N”网格架构:1个党建指挥中枢:村党总支设立网格化治理指挥中心,配备智慧管理大屏,实时更新9大类42项民生数据;3级网格纵深覆盖:按“地理相近、人文相亲”原则划分5个一级网格(自然村)、23个二级网格(村民小组)、89个三级网格(10-15户微网格),形成“15分钟服务圈”;N方力量嵌入:整合23名党员网格长、57名专职网格员(含5名返乡大学生)、89名乡贤顾问,构建“党员带头+专业服务+群众参与”治理共同体。
(二)制定精准化服务事项清单。制定《网格服务事项动态清单(2023版)》,实现“五色管理”:红色紧急类(30分钟响应):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处置(2023年成功应对“7·20”特大暴雨,转移群众46人);橙色民生类(24小时办结):低保申请、残疾证办理等政务服务(全年代办事项1278件,群众满意率98.6%);黄色调解类(72小时闭环):宅基地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服务(创新“庭院调解会”模式,化解矛盾89起);绿色发展类(季度跟踪):技术培训、产业对接等服务(开展电商培训12场,带动23户发展庭院经济);蓝色文化类(常态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组建“网格轻骑兵”宣讲队,巡演38场次)。
(三)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案例。“敲开百家门”行动:网格员每月开展“三个一”走访(1次政策宣讲、1次需求征集、1次困难帮扶),2023年累计收集建议342条,解决实际问题217个;“银发智囊团”项目:吸纳12名老党员成立“网格导师团”,传授矛盾纠纷调解“三字诀”(听、疏、解),培养年轻网格员23人;“掌上网格”数字化平台:开发AAA小程序,实现“随手拍”报事、服务预约等功能,累计处理环境问题236件,办结率100%。
---此处隐藏1351字,下载后查看---
(三)典型带动效应。“积分达人”王某某: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指导(累计积分380分)、组织广场舞队(积150分),兑换微耕机1台,带动周边12户规范分类;“转化典型”张某某:曾因乱倒垃圾被扣分,通过主动承包村道保洁(积220分)实现“后进变先进”;数据成效:2023年村民参与率从32%提升至89%,超市兑换商品价值达8.7万元,节约保洁费用12万元。
三、聚力人居环境提升,绘就美丽乡村“工笔画卷”
(一)实施垃圾清零行动。以环境整治“三大战役”为依托,实行“网格认领制”,5个网格片区开展竞赛,2023年清理陈年垃圾点23处、156吨,创新“厨余堆肥+废旧物艺术改造”模式(利用废弃砖瓦建成景观墙380米);厕所革命攻坚:网格员包户推进,改造旱厕147个,建设生态公厕6座(配备老党员义务管理员);污水治理工程:建立“网格河长+农户监督员”体系,整治黑臭水体4处,铺设管网6.8公里(村民投工投劳节省成本45万元)。
(二)制定“一网格一景观”计划。坚持绿化美化“微更新”,*村第二网格打造“紫藤记忆长廊”(种植紫藤120株),xx村第五网格建设“知青菜园”(复垦荒地8亩);庭院经济示范:评选“最美庭院”36户,如村民陈某家“多肉花园”带动发展阳台经济户19家;生态效益数据:村庄绿化覆盖率从31%提升至58%,获评省级森林乡村。
(三)组建“网格护河队”。组建23人队伍,开展“清河行动”28次,清理漂浮物12吨;智慧监测系统:在3处重点河段安装水质传感器,网格员手机实时接收警报(2023年及时处置污染事件3起);生态修复案例:通过栽种苦草、放养鲢鳙鱼等生物治理手段,村内河道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重现“鱼翔浅底”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