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任,是实现美丽XX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今天,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目的是系统梳理过往工作,精准把握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路径,凝聚全系统力量,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与实施,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知,把握项目重要意义

(一)筑牢生态保护根基,推动美丽XX建设。一是项目是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的具体载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多个复杂领域,各项政策措施需依托具体项目落地生根。通过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能有效提升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可重塑生态系统,恢复山体植被,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一个个项目如同生态保护的基石,共同筑牢美丽XX建设的根基。二是助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美丽XX建设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标。重大工程项目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治理与修复工作。例如,通过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项目,有效降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助力蓝天白云常态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这些项目的实施,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的关键举措。三是构建全方位生态保护格局。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与实施,能够整合各类生态保护资源,打破区域、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治理的强大合力。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通过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推进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构建起全流域一体化的生态保护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稳定性。

(二)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协同发展目标。一是引导产业绿色升级。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清洁能源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可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催生循环经济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二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重大工程项目往往需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这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生态修复项目中,对新型修复材料、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求,促使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应用于项目本身,还能辐射带动相关行业技术水平提升,促进绿色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科技含量。三是增强区域绿色竞争力。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积极谋划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能够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品牌,吸引更多优质资源集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能够吸引绿色产业投资、高端人才流入,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绿色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

(三)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保障公众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重大工程项目,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公众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城市绿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能够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市绿地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绿色空间,提升了城市景观品质,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此外,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能够减少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此处隐藏5199字,下载后查看---

四、强化组织保障,凝聚项目推进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省生态环境厅成立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担任组长,各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省项目谋划推进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项目谋划推进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要明确各自在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制定全省项目谋划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政策措施,加强对市县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本地区项目的谋划、储备、申报与实施,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三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项目谋划阶段,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在项目实施阶段,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提升队伍能力,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制定系统的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项目谋划方法、项目申报流程、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融资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能力。邀请行业专家、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二是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生态环境项目管理、规划设计、投融资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加入生态环境系统。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项目谋划推进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既懂生态环境业务,又具备项目管理、经济金融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加强跨领域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内部轮岗、项目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业务精湛、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满足项目谋划推进工作的多元化需求。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宣传项目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项目的认知度与关注度,增强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与参与意识。二是推广项目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推广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项目经验交流活动,邀请项目实施单位分享项目建设与管理经验,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经验推广,提升全省项目谋划推进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在项目谋划、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项目建设进展、资金使用、环境影响等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对公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舆论环境。

同志们,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推动美丽XX建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当前政策机遇叠加、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要精准把握项目谋划方向,紧扣政策导向、问题导向与发展需求,谋划一批高质量、有实效的重大工程项目。要优化工作举措,从项目谋划、储备、融资、推进到监管,全流程发力,确保项目高效实施、落地见效。要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提升队伍能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起全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上下一心,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XX、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