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信息传播、社交互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阵地。而网民作为网络空间的主体,其素养和行为直接决定着网络生态的优劣。“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意义重大,它是塑造健康网络环境、凝聚网络正能量的有力举措。过去一年,在各方协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前行之路,挑战犹存。今天,借此次视频推进会,我们齐聚“云端”,共商深化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之策,为XX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繁荣筑牢根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思想引领,夯实好网民培育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征程中,强化思想引领,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网络空间落地生根,是培育好网民的核心任务。我们需从多维度发力,打造立体式思想教育体系,为广大网民点亮信仰灯塔,指引前行方向。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我们要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文化思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作为核心指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理论学习平台。依托主流网络媒体、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矩阵等,开设理论学习专栏,发布系列解读文章、专家访谈、微视频等,以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形式,推动理论知识广泛传播。据相关调研,我省超XX%的网民日常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渠道优势,让理论学习融入网民的“指尖生活”。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理论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活动等,激发网民主动学习热情,引导其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深处筑牢信仰根基,使广大网民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传播者。
---此处隐藏4734字,下载后查看---
“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合力,是推动工程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统筹协调、分众培育、考核评估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一)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成立专门的“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协调小组,由省委网信办牵头,联合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铁路等相关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协调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在活动策划、人员组织、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在开展网络主题活动、网络素养教育等工作中,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
(二)深化分众培育,提升工作精准度。不同群体在网络行为、需求特点上存在差异,深化分众培育,能提高“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针对性、精准度。针对校园网民,结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开展校园网络文化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创新能力;针对职工网民,开展职工网络技能培训、网络文明示范岗评选等活动,提升职工的网络素养、职业技能;针对青年网民,组织青年网络创业大赛、青年网络公益行动等活动,激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活力;针对巾帼网民,开展女性网络文化创作大赛、网络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等,展现女性风采,弘扬家庭美德;针对铁路网民,开展铁路网络文明宣传活动、铁路职工网络技能提升培训等,提升铁路行业的网络文明水平。通过分众培育,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工程实施效果。
(三)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工作实效。建立科学合理的“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考核评估体系,明确考核指标、评估标准、考核方式。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地网信工作考核内容,定期对工程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考核指标涵盖活动开展效果、网民参与度、网络文明建设成效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工程实施效果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地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以考核评估推动“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同志们,“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壮大主流舆论,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让XX的网络空间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强磁场”、滋养好网民的“沃土”,为网络强省建设、为XX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