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6746字)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聚焦“三农”领域,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等核心目标,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银行金融机构在“三农”领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结合银行工作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新使命

(一)文件释放的强烈信号和蕴含的战略意义。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强调以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土地承包30年到期再延长30年的试点工作,推进宅基地入股合作盘活利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利益分配关系。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新的机遇。在投融资机制创新方面,提出创新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这对我们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意味着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文件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摆在了国家安全的首位,并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从九个方面对巩固和发展粮食安全政策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银行在支持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积极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金融力量。

(二)银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银行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消费等多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发放农业生产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户消费贷款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和专业优势,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和金融意识,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实现增收致富。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此处隐藏6150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充分发挥银行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金融工作的研究和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强化党委对乡村振兴金融业务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政策和银行发展战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效能。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各类风险。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同时,加强对乡村振兴金融业务的管理,建立专门的乡村振兴金融业务部门或团队,明确职责分工,提高管理效能。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和践行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支持乡村振兴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意识,增强员工对乡村振兴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志们,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银行的金融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加大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