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生长。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我想和大家聊聊“青春的选择”。有人问:在这个“躺平”与“内卷”交织的时代,年轻人还能像雷锋那样纯粹地奉献吗?今天,让我们翻开《雷锋日记》,对照新时代的青春考卷,写下三个答案——“精神的火种永不熄灭”“奉献的坐标永远清晰”“青春的价值永远滚烫”。
一、读懂雷锋日记:精神的火种,从不是“过去时”
《雷锋日记》里最动人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温暖。他帮战友补袜子、为灾区捐积蓄、在工地义务劳动……这些小事背后,藏着跨越时代的精神密码:奉献不是牺牲,而是选择;不是负担,而是幸福。
有人说,雷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榜样”,今天已经“过时”。但看看我们身边:
---此处隐藏2216字,下载后查看---
老师们、同学们!
60年前,雷锋在日记里写下:“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今天,我们的考场更大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元宇宙到绿水青山;我们的答卷工具更酷了——AI、大数据、5G;但青春的核心命题从未改变:一个人究竟该怎样活着,才能让生命真正属于时代、属于人民?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利他的青春永不褪色,奉献的人生自带光芒。愿我们像雷锋那样,把“小我”活成“大我”,让青春答卷写满山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