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其形象与品质关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城区控违治乱工作,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关键任务,对于维护城市规划秩序、提升城市环境风貌、保障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25年全市城区控违治乱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控违治乱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就这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知,认清控违治乱工作意义
(一)契合城市规划蓝图,维护空间秩序。一是保障规划落地实施。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蓝图,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进行的科学安排。违法建设往往无视规划要求,随意侵占土地、破坏空间布局,使得城市规划难以有效落地。严格开展控违治乱工作,能够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开发建设,保障城市功能的合理发挥,让城市的交通、居住、商业等各类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规划的引领作用,使城市发展沿着既定的科学轨道稳步前行。二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稀缺性。违法建设的存在,导致土地资源被不合理占用,造成资源浪费。通过控违治乱,清理违规占用的土地,能够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重新整合,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关键领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三是维护城市空间秩序。良好的城市空间秩序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违法建设的杂乱无章,破坏了城市原本有序的天际线、建筑布局等空间形态,使城市显得凌乱无序。控违治乱工作通过依法拆除违法建筑,能够重塑城市空间秩序,营造整齐、美观、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二)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一是改善居住环境质量。违法建设常常伴随着安全隐患,如建筑质量不达标、消防通道堵塞等,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违法建设还可能破坏小区的绿化、公共活动空间等配套设施,影响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大力开展控违治乱,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小区的配套设施,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二是保障公共服务公平。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教育、医疗、交通等,是按照城市规划和人口规模进行配置的。违法建设导致人口的无序增加,使得公共服务资源的供需失衡,影响了其他居民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权益。通过控违治乱,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确保公共服务资源能够公平地惠及每一位居民,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违法建设容易引发邻里纠纷、矛盾冲突等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控违治乱过程中,通过依法依规处理违法建设行为,妥善解决因违法建设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能够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三)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增强管理效能。一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控违治乱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健全控违治乱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能够完善城市治理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推动城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城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对违法建设进行监测、预警与查处,能够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同时,通过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能够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规范。三是强化法治观念树立。严格依法开展控违治乱工作,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能够彰显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规进行建设与生活,还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处隐藏5741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一是明确领导责任。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控违治乱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长负总责,副组长按分工具体负责,各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加强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调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三是严格督导检查。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控违治乱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人员经费保障。一是充实人员力量。根据控违治乱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增加执法人员、巡查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数量。通过内部调配、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工作队伍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市财政要加大对控违治乱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执法装备购置、巡查车辆配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违法建设拆除等方面。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与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高效。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控违治乱工作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在查处违法建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强化法治建设保障。一是完善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控违治乱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与操作办法,明确违法建设的认定标准、处罚措施、执法程序等内容,为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强对法规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通过多渠道宣传,如举办专题讲座面向机关干部、企业人员普及法规要点,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关键条款,让法规政策深入人心,使市民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减少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与执法能力。定期组织执法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授课,内容涵盖最新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规范、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执法依据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做到公正、公平、文明执法。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加强法治宣传。将法治宣传融入控违治乱工作全过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除传统的宣传册、海报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如AAA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内容,以动画、案例讲解等形式传播控违治乱相关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市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市民自觉抵制违法建设行为,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城区控违治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控违治乱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为我市打造更加整洁、有序、美丽的城市环境,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美丽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