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从主观因素来看,*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身理想信念动摇,忘记了初心使命,背离了党的宗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党纪法规观念缺失,权力观发生扭曲,将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未能坚守底线,最终陷入了腐败的深渊。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方面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的日常行为监督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其违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对其思想产生了影响,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商业利益的诱惑,容易使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干部迷失方向。
这起违纪案件不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我县的政治生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对该干部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个人前程尽毁,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县委常委班子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
一、对照案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党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到位。*违纪违法案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还存在短板,压力传导不够到位,抓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失之于宽,没有真正做到长抓常管、严抓严管,特别是对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足,责任落实存在纵向递减和横向不均现象,导致像*这样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违纪违法。
二是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还有盲区。落实“监督责任”力度不够,派驻监督“前哨”“探头”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在抓早抓小方面,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对干部履职行为、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用权过程、社会交往、个人思想动态等方面,监督不够深入有效,特别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八小时以外以及“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存在盲区和漏洞。如*在县*局任职期间,一度表现出能干事、讲勤廉的表象,单位同事人人称赞,说明“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纪法监督太晚”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此处隐藏2206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整改,切实增强党性修养。二是加强党性锻炼。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积极参加各类党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是强化纪律约束。牢记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对照纪律规范审视自身行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四)增强担当精神,积极履职尽责
一是提升履职能力。持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拓宽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二是勇于攻坚克难。克服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思想,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精神。在面对复杂*问题和利益冲突时,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较真碰硬,坚决维护*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领域的*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创新工作思路。积极适应新时代*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探索开展大数据*,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五)严守纪律规矩,强化廉洁自律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加强党对*工作的领导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拓展*监督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监督全覆盖,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稳抓牢。二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的教育管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