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态势:主流积极健康,风险隐患可控
一季度,市委宣传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总体平稳向好态势,呈现"三个提升"特征:
政治引领力显著提升。通过"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427次,开展"二十大精神大宣讲"活动189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2万人次,理论学习参学率达99.3%。
舆论引导力持续提升。建立"1+3+N"网络评论员队伍(1名专职+3名骨干+N名兼职),处置网络舆情216件,回复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6%。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正面报道86篇,同比增长32%。
---此处隐藏4963字,下载后查看---
(二)舆论引导提质行动。组建"市直单位网络评论员总队",开展"网评达人"培育计划,年内培训骨干200名。建立"舆情黄金4小时"响应机制,开发"舆情智能监测系统",实现重大舆情自动预警。实施"正能量传播工程",制作《**这十年》系列纪录片,策划"我眼中的新时代"网络征文活动。
(三)阵地管理强化行动。开展"阵地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报告会、新媒体等实行全流程监管,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推进宗教场所"四进"活动全覆盖,设立"宗教中国化示范基地"5个。建立"网络名人**行"常态化机制,组织重点自媒体参观重点项目,年内开展活动12次。
(四)风险防控攻坚行动。制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手册》,梳理30类风险点及处置预案,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建立"市直单位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分析研判风险形势,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开展"舆情处置大练兵"活动,组织跨部门联合演练4次,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五)队伍建设赋能行动。实施"意识形态人才强基计划",在市直单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三年内实现全覆盖。建立"导师帮带制",安排资深专家结对指导年轻干部,年内培养业务骨干100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奖"评选,对优秀案例进行表彰推广,激发工作活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市委宣传部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