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地处xx省xx市xx区中部,占地x.x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x.x万(其中常住人口约x.x万、流动人口约x.x万)。下辖x个社区x个小区,设x个基层党组织,共有党员x名。辖区设一级网格x个、二级网格x个、三级网格x个,配备网格员x名。在x个小区中,有x个为单位宿舍,x个为x户以下或x栋以下的中小型新村公寓,具有“三少三小”的特征,即“楼栋少、居民少、党员少,阵地小、空间小、物业小”,存在邻里间凝聚力不强、开展活动空间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立足辖区“小楼”实际,坚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居民自治自管,探索出以小治大、以治促兴的“小楼治理”经验,不断凝聚邻里温情,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组织建设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党支部+物业+自治组织+共建单位”四位一体的小区治理组织架构,完善“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近邻党建”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在小区自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实现“党建有引领,共治无缺位”。各个小区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指导下,试行“楼道”党建,以党员带头、邻里互动、部门参与的方式积极参与党建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小区微治理,将邻里自治的思路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当中。
---此处隐藏2802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常态化开展的近邻服务和活动,让xx街道各小区邻里关系从“陌邻”向“睦邻”转变,让小区居民从小区治理的“观众”向“主角”转变。和谐的邻里氛围让小区实现在方寸之间解决“大事小事邻里事”,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经验启示
(一)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关键是党组织,必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举措,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明确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引领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并在服务中凸显党组织的地位,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核心是人,必须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基层治理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切实从各方面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让各方面利益得到有效的表达、协调和保护,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谐稳定。
(三)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基础是机制保障,必须将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制度化。机制创新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必须紧紧抓住机制引领这个保障,健全完善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自治机制,依法依规开展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的小区协商,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群众自治中的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