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总书记始终牵挂白山松水,对吉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高质量发展是其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2015年7月,总书记要求我们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2018年9月,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2020年7月,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今年2月8日,总书记再次亲临吉林,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与总书记对吉林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一脉相承,对吉林党员干部来说是关怀和鼓励,更是教育和鞭策,必将引领我们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强大动力。
深刻认识总书记此次吉林之行的重大意义。这一次总书记来吉林,正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启动谋划之际,时间十分特殊,意义十分重大。谆谆教诲醍醐灌顶,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我们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作为今年“新春第一会”,深入传达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才能促进高水平安全。我们要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推进工作,把维护好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作为必须始终牢记的“国之大者”。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我们要识好“五线谱”,筑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和统计数据质量线,落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此处隐藏2577字,下载后查看---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吉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加积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巩固进口、扩大出口,在稳外贸、稳外资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加强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吉林“朋友圈”,让“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牢牢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四次考察吉林,每次必看农业、必讲农业。我们将牢记农业大省职责使命,聚焦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吉林粮食总产量2024年首次突破850亿斤,“中国饭碗”装了越来越多“吉林粮”。我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综合改造盐碱地这一“沉睡的潜在粮仓”,持续释放土地资源潜力。深入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吉林农业资源丰富,我们从优势中找特色,从特色中找亮点,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吉林不仅白山松水黑土出好米,玉米、杂粮、黄牛肉等也都品质上乘。我们将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把“土特产”变为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同时,还要推广整治规范人参市场经验,推动梅花鹿、林蛙、食用菌、矿泉水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各类“吉字号”农产品品牌整体跃升,让“优质优价”的吉林绿色农产品走上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餐桌。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决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吉林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必须统筹搞好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探路破题。我们将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带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以创新举措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吉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发源地,肩负着维护国家边境安全重大使命。我们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摆在特殊重要位置,深入推进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加强民族工作智库建设,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全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吉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脉,从古老的扶余国、高句丽、渤海国等历史遗迹,到近代以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为标志的红色文化,都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不断深化吉林地方史、边疆史研究阐释,厘清历史脉络,还原历史真相,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正用心策划纪念活动,精心打造吉林省近现代历史展陈,激励鼓舞全省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吉林拥有1400多公里边境线,推进稳边固边兴边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我们将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加大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支持力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把千里边关打造成为引人入胜的风景廊道,实现“一通百通”。我们以“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和美村寨”建设为切入点,改善边境地区生活条件、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导人口向边境一线回流安居、置业兴业,促进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
以党建引领保障振兴突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我们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从紧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持之以恒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进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放手工作。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开展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比一比、赛一赛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舞台、有机会建功立业,让蛮干胡干、躺平不干的干部靠边站。强化日常监督问责刚性约束,防范和纠正政绩观偏差,把问题控制在源头、发现在苗头、遏制在念头。弘扬崇严尚实作风。深入一线了解真情况、到达现场找准真问题、帮助基层真解决问题。增强服务意识,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营主体,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严厉整治“中梗阻”“吃拿卡要”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文牍主义和繁琐哲学,持续改进文风会风,为基层减负赋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新年工作良好开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