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旨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我市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强市建设步入攻坚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此形势下,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既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更是我们破解作风顽疾、激发干事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围绕“深化认识、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三个方面,结合我市实际,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以政治自觉把握学习教育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小切口”破题,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铁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对我市而言,这一精神不仅是管党治党的“指南针”,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一)从“国之大者”看意义——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总书记着重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我市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成果斐然:自2022年起,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达xx起,处理xx人,公务接待费用同比降低xx%,“三公”经费削减xx%。然而,我们亦需保持清醒认知,部分领域仍存在“四风”隐形变异现象:部分单位借“工作餐”之名行超标接待之实;有的干部假借调研之名行旅游之乐;一些窗口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慢作为问题依旧突出。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松劲歇脚的念头。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刀刃向内的果敢勇气,将“两个确立”的政治要求切实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二)从“市之要情”看价值——这是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在当下,我市发展进程中迎面撞上了三大严峻的现实挑战。首先,在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里,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肆意滋生。以备受瞩目的xx高铁枢纽工程为例,由于相关部门及人员在职责划分、工作衔接等环节相互推诿,缺乏积极主动的协作精神,致使该工程进度严重滞后,足足落后了xx个月。这不仅极大地延误了项目的预期完工时间,还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得区域交通发展规划的落实被迫放缓,给城市的综合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次,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中梗阻”问题就像一颗顽固的“毒瘤”,严重阻碍着经济的良性发展。从去年企业投诉的数据来看,其中高达xx%的投诉内容都与审批效率密切相关。繁琐复杂的审批流程、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部分工作人员不作为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办理各类审批事项时困难重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投资热情与发展活力,让我市在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面临巨大压力。第三,民生领域暴露出明显的作风短板。通过对12345热线数据的深入剖析可知,群众对于教育、医疗这两大重点民生领域的办事效率满意度极为低下,仅为xx%。在教育方面,诸如入学手续繁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家长;在医疗领域,患者看病难、住院难,就医流程不便捷,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也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一定冲击。透过这些现实问题的表象深入挖掘,其背后深刻地折射出我市作风建设已然到了刻不容缓的紧迫时刻。我们必须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教育,牢固秉持“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先进理念。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良作风就如同横亘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坚决、彻底地将其扫除,才能确保我市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稳步前行,顺利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处隐藏4532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切实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精心构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全面打好作风建设的“组合拳”,以扎实有力的举措确保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压实“三个责任”。一是党委主体责任。党委应将学习教育工作郑重纳入党建工作的“书记项目”范畴,通过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的严格工作机制,实现对学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每周定期开展调度会议,及时梳理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每月进行工作通报,将各部门、各单位的学习教育情况进行公开晾晒,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每季度严格实施考核评价,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切实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二是纪委监督责任。纪委需积极开展“清风护航”专项行动,聚焦工作作风与效能提升。针对xx个重点项目,精心组织实施作风效能专项巡察。巡察过程中,深入项目一线,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对可能存在的作风拖沓、推诿扯皮、违规操作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通过查阅项目资料、访谈项目工作人员、收集群众意见等多种方式,确保巡察工作全面、深入、细致,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三是部门主管责任。各行业系统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与工作实际,制定专属的“作风建设提升方案”。例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卫健系统积极实施“廉洁医院创建”行动,从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廉政教育、完善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打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二)强化“三项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充分彰显对作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督导检查、宣传报道、制度建设4个专班。综合协调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协同高效;督导检查专班定期对各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宣传报道专班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作风建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制度建设专班负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作风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二是队伍保障。从党校、纪委监委等部门精心抽调xx名业务骨干,组建专业的“作风建设讲师团”。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各单位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讲座,为广大干部职工解读政策、传授经验。同时,积极培养xx名基层“纪律宣讲员”,通过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使其能够深入基层一线,向广大群众宣传纪律要求、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打通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技术保障。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公车使用、餐饮发票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四风”问题预警模型,实时监测异常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四风”问题线索。例如,通过对公车行驶轨迹、使用频率等数据的分析,排查公车私用问题;通过对餐饮发票金额、消费地点等数据的筛选,发现违规公款吃喝问题,为精准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中心工作结合。全力把学习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十大重点工程”顺利开展的实际成果。建立“作风指数”与“项目进度”双考核机制,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表现纳入“作风指数”考核范畴,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同时,对“十大重点工程”的项目进度进行严格考核,将项目的完成情况、质量情况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通过双考核机制,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项目高效实施,以项目的顺利推进检验作风建设成效。二是与基层治理结合。在xx个社区积极推行“微权力清单”制度,将居务公开、小微工程等xx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面纳入监督范围。通过明确社区权力运行边界,规范社区工作流程,让社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在居务公开方面,定期通过社区公告栏、AAA群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公开社区财务收支、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在小微工程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申报、招标、施工到验收,全程接受居民监督,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三是与民生实事结合。深入开展“作风转变看民生”行动,以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年底前,全力完成xx个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整合服务资源、推进数据共享等措施,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着力解决xx个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通过挖掘小区内部停车资源、合理规划停车区域、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方式,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停车环境,以实际行动彰显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不止步,始终处于砥砺奋进的进行时,绝无停歇的休止符。当下,我们要牢牢把握此次学习教育带来的宝贵契机,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韧劲,鼓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拼劲,精心擦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使其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凭借扎实作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源源不断地注入澎湃强劲的“廉动力”,推动城市发展稳步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