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与提高政治标准的矛盾。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因此,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对党忠诚需要摆在第一位,而对党忠诚需要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得以锻炼,同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然而,年轻干部存在从学校门到机关门的问题,不仅在数量上缺乏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更加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这就容易导致年轻干部在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成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2.专业化培养与复合型高素质干部要求的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培训内容体系中增加专业化能力培训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培训。与此同时,就培养高素质干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综合性、全面性也决定了干部必须成为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但是在培养的操作层面,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它对培训内容体系、培训保障体系等都提出变革要求,需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主课主业与专业化、复合型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应当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此处隐藏2130字,下载后查看---
3.监督对象不突出,监督效果不显著。
(二)主要措施
一是大力实施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由组织部牵头,纪委、综治、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审计、卫计、信访等十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干部监督网络,把监督的视野拓展到党纪党规、社会治安、经济责任、计划生育、群众来信来访等领域,形成了立体式、全天候、广覆盖的干部监督管理体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把一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干部进行“深度体检”,有效杜绝了“带病提拔”、“带病提名”,从源头上、苗头上遏制了各种不正之风。
二是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认真落实《中国GCD党内监督条例》,在全县科级干部中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党内谈话、考察考核、述责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六查”等制度,强化了对干部的制度约束。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来信来访、xxxxx举报电话、短信和网络举报等“四位一体”监督平台,及时对各类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凝聚了监督合力,提升了监督实效。
三是突出重点对象、领域和时段。在监督管理对象上,紧紧抓住“关键少数”,把乡镇部门“一把手”和掌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经常关注、常敲警钟,督促他们认真执行领导班子集体议事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决策和用权行为。在监督管理领域上,把容易滋生“四风”问题的领域作为重点,通过明察暗访,加大问责,严厉整治“四风”隐形问题、变异问题。在监督管理时间上,把逢年过节、班子换届、干部调整、“八小时之外”等时段作为重点,通过谈话提醒等方式,及时“扯袖子”、“咬耳朵”,教育和提醒领导干部防微杜渐、守住底线、不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