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意义非凡。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一体学习、一体贯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结合对总书记在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收获,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一、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把学习成果内化于心
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圆满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出要求,充分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其中,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对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给出了方法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12个字,蕴含着“立与破”“取与舍”“同与异”的辩证思维。
(一)坚持先立后破,防止追新弃旧。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强调“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深刻阐明了“先立后破”的现实逻辑。生产力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更不会凭空出现,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各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避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产值是产业发展“基本盘”,必须把“立新”摆在优先位置,循序渐进推进动能转换。在转型方向上,我们明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存量减碳、增量近零、碳资源化”总体思路;在具体路径上,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实施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行动,提升数智化水平。只要把新技术、新标准立起来,传统产业蕴含的新质生产力一定会加快释放。
(二)坚持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源于技术革命、要素创新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从ChatGPT掀起生成式AI浪潮到量子计算突破算力边界,从“东数西算”重构数字版图到“双碳”目标倒逼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发展,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方案。通过空间要素的创造性重组与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空间广度、技术深度和生态厚度的发展路径。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此处隐藏3171字,下载后查看---
重要论断,字字千钧;暖心话语,催人奋进。新时代以来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闪耀思想光芒、彰显为民情怀、展现实践伟力。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满怀信心、干字当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努力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而奋斗,持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宣传引导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宣传引导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而言,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的贯彻落实举措,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开展专题宣传。在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深入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报道全国两会学习贯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二是组织宣讲活动。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活动,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向中央和省级媒体推送全国两会学习贯彻工作的亮点和经验,展示全国两会良好形象,提升全国两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把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既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也表明绝非轻而易举所能实现,必须上下一心、奋力拼搏,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关键是,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调动积极因素、激励担当作为、挖掘市场潜力、激发企业活力,鼓足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解决问题难点的底气,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三)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国两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笃行的态度,做到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最“实在”的力量。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求真的态度,多一些实地查看,少一些“雾里看花”。多以群众视角看待问题,时常把自己当做地方发展的“一分子”去感受、观察,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摸清,聆听群众最真实的呼声,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遇到问题不打“太极拳”,始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职尽责,切忌推诿“踢皮球”、拖延“摸鱼”不作为。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用务实的作风当“金字招牌”、用群众的好评刷知名度。敢于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勇于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和工作中的缺点,把失败当成一种鞭策、把“问题”当做工作提质增效的“跳板”、把劣势当做寻求突破的“着手点”,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夯实最稳固的基础,行稳致远。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