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专题党课讲稿:以两会精神为动力,推动文旅部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议题。两会的召开,为文旅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作为文旅部门的一员,我们肩负着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旅游产业升级以及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接下来,我将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两会精神,与大家深入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推动文旅部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两会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的发展,同时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并完善免税店政策以推动入境消费的增长。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出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围绕不同客群推行便利化服务,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普惠旅游,推动资源向县城及县域以下城市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海洋旅游作为旅游强国建设的战略新空间,也成为两会关注的热点,各地正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旅游,推动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这些新理念、新思路,为我们在文旅融合实践中提供了创新方向和行动指南。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促进消费方面,优化休假制度、完善免税店政策等措施,旨在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我们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开发更多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文旅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二、文旅部门工作现状与融合困境

---此处隐藏4741字,下载后查看---

(一)文化内涵挖掘。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的内涵,将其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通过文化创意、演艺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例如,一些地方将非遗项目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出非遗体验旅游产品,游客可以亲自参与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旅游景区中,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增长文化知识。

(二)旅游体验丰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旅游体验。例如,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氛围。开发智慧旅游应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如智能导游、在线预订、行程规划等。同时,加强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开展研学旅游,让游客在旅游中学习知识,提升自我。例如,一些博物馆推出了数字化展览,利用VR技术让游客可以足不出户参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同时也为实地参观的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三)发展模式创新。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例如,发展文旅小镇,将文化、旅游、休闲、居住等功能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综合体;发展共享旅游,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夜间旅游,丰富旅游消费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同时,加强文旅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的投资建设,推动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文旅小镇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品牌建设强化。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通过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维护等措施,提升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云南打造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游品牌,通过宣传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云南的独特风情。各地要结合自身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品牌,提高文旅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品牌的质量和形象。

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勇于创新,积极作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文旅融合的新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