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市提出“东进南移”城市发展战略,南湖区域被规划为城市新中心。历经20余年开发建设,南湖新城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南移”基本完成。和平街道作为**东部新城起步区和主阵地,是推进城市“东进”战略的“排头兵”,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和平街道城乡发展基本情况
和平街道位于**城区东部、**西南角,东邻沿滩区,西接自流井区,南与高新区隔釜溪河相望;辖区面积xx.xx平方公里,辖x村x社区,户籍人口x.xx万人、常住人口x.xx万人。
(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东部新城加速建设,和平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x年来,累计征收土地xxxx亩,拆迁农房xxxx户,农转非x.x万余人;**年撤乡设镇,**年撤镇设街;现有x个建制小区,其中x个安置小区。
1.交通路网日益完善,出行便捷高效。东盐都大道与东环路交会而过,直连G4215蓉遵高速公路和高铁**站。席草路、汇兴东路等骨干道路基本成型,永田路南延线、西支二路等城市支路加快建设,纵横交错、外联内畅的城市交通路网初具雏形。
---此处隐藏2279字,下载后查看---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施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建设两个“三年行动”为抓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未来几年,和平街道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抢抓**市东部新区“一湖两岸”片区规划建设契机,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公共资源等,推动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社会共建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做优做实乡村发展规划,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规划引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结合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东部新区“一湖两岸”片区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以产业集聚区、和美乡村建设为支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融合体。二是提档升级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动乡村道路提升改造和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切实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深化农房整治提升,分类整治违建房、危旧房和已征未拆农房,统筹推进户属设施和院落公共区域改造,积极推广美丽乡村“小组微生”模式,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居庭院。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和源头减量,切实改善乡村环境卫生。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城市近郊区位优势,探索培育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事研学、农文体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委托代理、土地托管等方式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生产经营模式,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二)加快健全新城功能配套,全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产聚人、以城留人,加快完善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强化新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聚集功能,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有序推进席草路、西支一路、南支一路等项目所涉杆管线迁改工作,适时启动汇兴东路一号桥至三号桥段、绕引段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作业面及时交付,推动新城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健全与项目业主、施工单位沟通对接机制,做好J1-32、J1-34等已出让地块天使幼儿园、和平安置房二期等在建工程在项目落地、建设等全过程服务,主动帮助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全力争取加快新城项目建设步伐。三是积极主动做好东部新区“一湖两岸”片区产业配套服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和平辖区实际,在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全方位配合,全力协调解决产业项目落地所涉及土地、杆管线等方面的问题,不断丰富完善新城产业体系。
(三)深入实施旧城更新改造,全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抢抓**市创建国家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机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能升级。一是统筹推进老旧片区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积极争取实施城中村、城市危旧房屋改造和城镇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统筹推进千里香、仙人寺等旧城片区更新改造,加强“一老一小”“适青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争取建设一批“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切实改善居住生活环境。二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新旧城区域道路、供排水、防洪、生态环境等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旧城雨污分流、排水防涝等设施短板,落实管护主体、标准和责任,促进基础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城市洪涝防御能力。三是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鼓励无物业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引导业主进行自我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人员、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业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培训等方式,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