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党课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12年来,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细微之处着笔,书写我们党作风转变的“宏大叙事”。如今,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持续好转,迎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新气象,呈现“一子落满盘活”的效果。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下面,根据专题学习教育安排,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领悟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明确其在作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其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中央八项规定聚焦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厉行勤俭节约八个方面,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提供了明确且具体的准则。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要求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避免形式主义的会议,节省时间和资源,让党员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这些规定从工作的各个细节入手,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认识八项规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远影响,它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八项规定的出台,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它以小切口带动作风大转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通过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有力遏制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极大提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三)把握八项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发展中的创新价值,以小切口推动作风建设大变局。八项规定的制定实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种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风建设方式,打破了以往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大而空、形式主义的弊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新局面,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处隐藏3685字,下载后查看---

(一)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将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融入日常,定期开展学习研讨、知识测试等活动。常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组织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研讨,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加深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知识测试、竞赛等方式,检验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学习档案,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考核,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二)创新监督执纪模式,建立交叉互查、群众监督等机制,织密监督网络,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建立交叉互查机制,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纪检监察人员进行交叉检查,避免内部监督的局限性,提高监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邮箱、AAA公众号等,鼓励群众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舆情中反映的问题。通过多种监督方式的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三)强化文化浸润,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廉政文化阵地,如建设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教育基地等,通过展示廉政标语、图片、案例等,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展览、廉政故事演讲等,丰富党员干部的文化生活,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廉洁意识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精神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