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思想认识,在政治淬炼中校准作风航向
(一)作风建设是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要求
党的作风关系事业兴衰成败,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历史反复证明优良作风是党赢得民心、战胜困难的核心密码。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地位。当前个别干部仍存在“重表态轻落实”“重程序轻实效”的倾向,本质是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淡薄的表现。我们必须以“不拿原则做交易”的定力,将作风建设作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作风建设议题9次,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政治三力”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在全县开展“党章学习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重走XX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教育引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建立“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对15项重点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
---此处隐藏3529字,下载后查看---
(二)以作风转变增进民生福祉
实施“民呼我为”专项行动,建立“首接负责制”和“问题销号管理”机制,今年累计办结群众急难愁盼事项X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创新“居民点单、政府派单、部门接单”模式,通过召开楼栋议事会、公示改造方案等方式,完成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项目X个,惠及群众X万户。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清水入户”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30公里,实现全县行政村水质达标率100%。教育领域推行“校长驻校”制度,X名教育局干部下沉学校担任“第一副校长”,推动解决校园安全、师资配备等问题X个,今年中考优秀率同比提升X个百分点。建立“作风成果群众评议”机制,每季度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对民生工程进行现场验收,满意度低于90%的项目一律责令“返工补课”。
(三)以作风重塑优化政治生态
建立政治生态研判预警系统,设置“党内政治生活、选人用人、廉洁自律、群众评价”4大类28项监测指标,每季度生成“政治生态体检报告”,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处置。今年一季度,系统监测发现2个乡镇民主生活会“辣味不足”,县委立即派出督导组约谈党委书记,责令重新召开会议。开展“亲清政商关系提升行动”,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划定“参加企业产品推介会需报备”“不得干预招投标”等X条安全界限,为干部划定“安全区”和“禁飞区”。建立企业家“月度恳谈会”制度,县领导带头与企业家“早餐叙、茶话议”,今年已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X个。目前,全县涉企投诉同比下降X%,企业家信心指数跃升至X,获评“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本人将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深化理论武装、带头开展问题整改、带头联系服务群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团结带领政府系统党员干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