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主体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一)强化制度落实。严格落实《X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科学评定企业风险等级,风险分级实施率达100%。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企业年度自查风险报告率达100%。
(二)狠抓“两个责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依法配备与企业生产规模、食品类别等相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深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在“X”平台真实、准确做好相关记录,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提高问题发现率和整改率。
(三)推行“三书一函”制度。严格落实《X市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运用整改通知书,加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指导食品企业实施风险防控,集中开展突出问题整治,提升监管效能,确保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区域食品安全风险。
(四)强化培训考核。采取线上和线下形式,开展食品企业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培训,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应具备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后方可上岗且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业务培训。各市场监管所对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抽考,确保抽考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并及时公布抽考情况,将监督抽考情况(包括被抽考对象名称、人员姓名、监督抽考时间、考核结果)于抽考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报食品股备案。
---此处隐藏2213字,下载后查看---
(十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围绕国家新发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标准等内容,组织各所监管人员采取集中培训、视频培训、互动答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监管人员运用新法规新规定开展监督检查的能力。
四、聚焦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十三)持续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围绕乳制品、肉制品、酒类、调味品等高风险食品,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和督促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自建自控原料基地、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加强冷链储运管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建立完善产品追溯体系。规模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80%以上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相关标准体系。
(十五)持续开展食品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出城入园和集中加工区建设,X区建成1处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小作坊规范生产的监督检查和抽检,通过实施食品小作坊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小作坊提档升级,培育“精特美”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品牌。
(十六)推动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发展。推行服务型执法,在质量管理、品牌培育、业态升级等方面帮助企业主体纾困解难,推动X市X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X城乡融合产业投资有限公司、X市X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特色加工企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