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次专题党课,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强化思想引领、提升理论素养,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今天,我将围绕“常抓不懈再出发以学促干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这一主题,为大家进行一次专题讲解。
一、深刻认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发挥统领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形成党的建设新布局新部署。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主要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领袖领航掌舵和科学思想指引的旗帜下实现高度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纪学习教育突出加强纪律建设,确保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牢牢抓住严明党规党纪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次党中央部署开展的学习教育,突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这些部署,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善于从战略高度上思考问题。抓住党的建设关键领域即政治、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等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通过精准发力,坚持学、查、改统一,对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形变异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解决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在全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我们党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下大力气为基层减负,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四风”特别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整治,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奢靡享乐之风有反弹的危险,形式主义依然顽劣,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风不净、腐不止,作风问题不彻底解决,腐败问题难以根本遏制。解决作风问题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以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此处隐藏4357字,下载后查看---
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松劲再出发。
(一)在学习上求深,提升思想认知。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要完善“中心组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原文精读+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立体化学习模式,下真功夫、笨功夫、苦功夫,把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深悟透,把抽象条文转化为具象认知,直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要重点聚焦“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维度,通过政治理论溯源、典型案例剖析、实践路径探索,推动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领悟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变“知道是什么”为“懂得做什么”。要建立学习成果转化评估体系,将理论认知深度、实践运用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切实破除学用“两张皮”现象,让党员、干部学出政治忠诚、学出履职本领、学出自律意识、学出责任担当。
(二)在查摆上抓准,全面把脉问诊。找到痛点、靶点,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治。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交叉互查+专项督查”三维联动机制,扫除“当局者迷”的视角盲区,破除“熟人社会”的监督壁垒,全面深入查找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要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群众满意度调查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精准捕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车轮下的铺张浪费”等隐形变异问题,严防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要采取“重点领域解剖、关键岗位筛查、系统性问题溯源”三步诊断法,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台账,分门别类开展梳理分析,确保病灶查得准、病因理得清,做到心中有数,聚力会诊、跟踪复诊。
(三)在整改上抓实,严防问题反弹。学习教育抓得深不深、实不实,主要看问题整改的力度够不够、效果好不好。要按照“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制落实”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建立“整改承诺公示、过程跟踪督导、效果评估问效”全链条机制,对整改不力、反弹回潮现象实行“黄牌警告”“红牌问责”,确保问题整改由“暂时好转”向“彻底痊愈”转变。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坚持纠树并举、标本兼治,对于在执行落实、文件君、会议培训、交流交往、检查考核、廉洁自律等方面反复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制度规范,推动“整改”与“建制”相辅相成、“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统一,让学习教育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四)在监督上抓常,确保群众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要构建“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监督平台,畅通“随手拍”“一键通”等便捷化监督渠道,让群众能参与、能监督。要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限时反馈、满意度评价”闭环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提级办理,让群众愿参与、愿监督。要完善“举报奖励+隐私保护”制度,严格接转手续、消除后顾之忧,让群众敢参与、敢监督。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拿出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要创新监督方式,凝聚联动合力,常态化督促党员、干部强化党性修养、弥补自身不足,做到遵规守纪、作风优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