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围绕“学习八项规定,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这一主题开展党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得到显著改善,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规范,更是提升我们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契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探讨如何以八项规定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树立群众导向,以八项规定推动服务意识转变
(一)反思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曾经存在一些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发文件,很少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这种作风不仅导致工作决策与实际情况脱节,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八项规定实施前,群众对部分政府部门的满意度仅为xx%,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干部与群众沟通不畅,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干部在面对群众来访时,态度冷漠、敷衍了事,使得群众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不断降低。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坚决摒弃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
(二)强调服务群众是八项规定的出发点。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简会议活动,再到厉行勤俭节约,每一项规定都紧密围绕着群众利益。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更符合群众需求的政策。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能够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上。厉行勤俭节约则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更好地为群众谋福利。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服务群众是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是党员干部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我们单位的窗口服务部门为例,工作人员积极转变服务态度,主动为群众提供帮助,耐心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开展服务意识培训,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的满意度从原来的xx%提升到了xx%。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就能够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此处隐藏3402字,下载后查看---
(一)邀请群众参与监督评价。邀请群众参与监督评价,是保障群众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网上评价、组织群众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广泛邀请群众对我们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在监督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群众客观公正地评价我们的工作,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在最近一次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群众对我们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xx%,同时也收集到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xx条。
(二)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服务。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服务,是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对群众的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群众反馈。通过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服务,我们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例如,根据群众在评价中提出的服务态度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对服务优秀者给予奖励。对服务优秀者给予奖励,是激励党员干部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对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方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奖金、优先晋升等。通过对服务优秀者给予奖励,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共评选出服务优秀党员干部xx名,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单位内部进行了广泛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为我们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