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建设和发展数字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阵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数字农业符合我国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及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目标愿景。推进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完善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发展保障。
当前,国内学者对数字农业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21世纪初,中央越来越关注“三农”工作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是网络强国目标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战略机遇[2]。数字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以经验为主体的农业知识系统,这相较于以工商业为代表的其他行业更具颠覆性[3]。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充满信心,但数字技术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还任重道远[4]。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战略机遇。数字技术与传统生产力三要素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数字新质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转型升级[5]。鉴于此,笔者立足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以农业大省河南省首批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地区xx市为研究对象,探寻其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中国数字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可咨建议。
1.数字农业发展意义
数字农业的实现将极大地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不仅能给传统的农业发展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甚至可能成为促成实现“乡村振兴”伟大目标的主要驱动引擎之一,进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强国不断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版)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2,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新时代,全球各领域、各产业都将较大程度侧重数字化建设,甚至融入数字化的发展模式中。“十四五”规划“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目标中明确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列为农业重要指导方针。数字农业不仅是农业现代建设的关键支点,还是智慧农业得以实现的基础性支撑力量,更是达成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驱动引擎。重视数字农业发展、促进数字农业发展是现在乃至未来
1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侧重点[6]。党中央对数字农业发展的关注程度逐年增高,近年来,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文件对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点和难点进行一系列政策引领(表1)。
---此处隐藏9806字,下载后查看---
5.4健全数字农业知识服务及教育体系xx市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数字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数量这一指标位居指标权重排序第2位,说明数字农业知识是数字农业建设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靠拢,农业农民生产生活和经营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涉农人员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较难满足大数据时代数字农业生产生活要求。
现有的大量涉农人员在参与学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或出现问题无人可问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小农户身上,小农户的采纳认可及接受使用是数字农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要点、难点、痛点。为此,应进行数字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的再建构,充分利用好大数据获取技术、大数据抓取技术、大数据采集技术等,全面对农业网络数据、农产品市场经济数据、农业遥感数据、农业生产环境数据采集并整理,形成类型多样、富有价值的农业知识数据中心和农业现代知识专业教培中心,建立健全相关人员的学习方式、学习规划、学习制度。同时,对现有农业数据深度进行挖掘,对各种农业大数据信息进一步细化分类,将农业知识最大限度地推送给所需人员。根据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相适应的培训方案,提高所有参与学习涉农人员的培训效果,帮助其掌握丰富的数字农业知识、先进的农业技术。涉农人员也可以检索自己需要的农业知识、数据,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农业知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农业知识服务系统、教育系统的创建,能极大提升民智、针对性地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先进农业知识及农业发展趋势的认识。要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改进培训机制,进行农业个性化培育,重视人才分类培养,大力开展经营型、技能型、创业型农民[14]。通过农业知识服务、教育体系帮助农业从业人员理解数字农业,解决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是提高小农主体参与数字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和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
6.结论与展望
多年来,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字农业技术为农业向强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但农业科技供给的水平和基层涉农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掌控仍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强国的发展目标。新时代下,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中央,大力促进数字中国、数字农业相关政策落地。各层级组织要以各项具体政策为发展基础,以各部门下发的中央文件为指导,以地方科技公司、农业高校、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发展好数字农业。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要产生质变,必须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农业治理水平,用科学、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合适有效的政策和科学的数字治理能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做到不断强化农业科技供给、完善数字环境、打好农业基础、落实农业保障、紧抓经济成效、大力培养数字农业技术人才,通过与高校或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定期输送相关人才,促进数字化发展[15]。只有建立健全数字农业知识服务及教育体系等,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数字农业,完成农业现代化,促成农业高质量发展,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在多方力量加持下,xx市数字农业发展一定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甚至成为全国树立数字农业建设示范试点标杆。国家层面要做好包括xx市在内的全国范围内数字农业试点地区经验转化工作,地方层面为祖国早日实现数字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好现代化人才培养、农业设施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为我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立标树典、献力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