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现就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有关事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强化就业优先,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全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防变量,加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二、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的重点方向
(一)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研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落实“两重”、“两新”政策,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就业新空间。加大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培育力度,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
---此处隐藏3541字,下载后查看---
(一)细化工作方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作为当前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细化岗位开发计划的具体举措、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选择确定本地区挖潜扩容的重点方向,并细化具体目标和支持举措,确保可实施、可检验。各部门、各地区具体举措和方案请于3月25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协同联动。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强化政策协同,将就业影响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范围,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出台前开展就业影响评估,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带动力。要强化岗位协同,建立部门间岗位挖潜扩容会商机制,推动岗位开发、技能提升、服务匹配同步开展,更好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地要做好就业资金保障,统筹使用各类相关资金,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要完善资金监管机制,推动政策网上申领、网上审核、网上发放、直补个人,对违规使用、骗取套取资金的依法依规严惩。
(四)抓好工作调度。依托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岗位挖潜扩容调度机制,各部门、各地区岗位开发和方案实施情况请于每季度结束后次月10日前提供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按季度开展工作调度,适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对工作进展慢、效果不明显的,及时督促提醒。
(五)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阐释党和政府关心重视就业的政策举措,提高知晓度和参与度。广泛挖掘选树一批积极吸纳就业的典型行业企业、着力挖潜扩容的部门和地方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大力弘扬“基层就业,同样出彩”,大力宣传劳动者就业创业典型事迹,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