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一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XX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对全市教育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我校作为XX市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更应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深学细悟,筑牢思想防线

中央八项规定自出台以来,已然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标识,是必须长期坚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校教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强化理论武装,领悟精神要义。一是锚定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教职工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二是把握政策导向,提升政治素养。及时关注党中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教育领域的政策导向。通过举办政策解读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帮助教职工深入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同时,引导教职工将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政策在学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三是汲取精神力量,增强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教职工在实地参观中感受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激发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教职工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事业。

(二)健全学习机制,推动常态长效。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学习落实。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要求,确保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纳入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和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制度约束,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定期对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二是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实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习形式,提高教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开展在线课程学习、组织线上测试等;线下,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党日活动、交流座谈会等,为教职工提供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此外,鼓励教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加深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学习质量。成立学习督查小组,对各部门、各年级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及时了解学习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习不认真、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限期整改。通过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此处隐藏5236字,下载后查看---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目的是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将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良好的作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一是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三是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升专业素养。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校外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学研究等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能力。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职称评定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对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三是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协同发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合作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打造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协同发展。

(三)提升学校治理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民主管理,凝聚发展合力。坚持民主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发展。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