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2020年以来,郧西县纪委监委牢固树立基层基础导向,紧盯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短板弱项,切实加强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监督执纪执法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不断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三大保障”,打牢工作基础。一是抓实组织保障。加强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重点选拔35周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纪委副书记、纪检干事,为全县18个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选优配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50人。严格落实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三转”的要求,加强对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聚焦主责主业情况的监督检查,清查整改专岗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4人。二是做实硬件保障。出台《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规范化建设管理标准(试行)》,按照有统一的挂牌标识、有标准的办案场所、有完善的办公设备、有得力的干部队伍、有畅通的信访渠道、有规范的线索台账、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专门的宣教阵地“八有”标准,全力推进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建设。目前,全县所有乡镇标准化谈话室均已投入使用,检举举报平台(基层版)全部并网运行,新配备专用电脑、扫描仪、执法记录仪、保密柜等办公办案设备500余台(套),硬件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三是落实经费保障。由县财政统一保障各乡镇标准化谈话室建设经费100余万元,并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每人每年1.8万元工作经费、每月220元办案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二、坚持“三化标准”,力促工作规范。一是业务工作流程化。制定《纪检监察工作手册(乡镇纪委版)》,统一规范谈话函询、初核了结、审查调查等各类执纪执法常用文书模本65个、程序规范55个,制作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涉案财务管理等工作流程图13例,方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按图索骥”,规范高效开展工作。二是全员培训常态化。利用办班培训、以案代训、跟岗实训、全员轮训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实现全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全覆盖。2020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模拟+实战”等方式,共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各类培训23场次1200余人次,开展跟岗实训、以案代训30余人次,干部履职能力明显提高。三是绩效考核项目化。制定出台《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绩效考核工作细则》,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细化为正风肃纪、案件查办、信访举报、基层基础、“十进十建”、宣传教育等10个考核项目,坚持“月通报、季讲评、半年总结、年度考核”制度,定期晒成绩、找差距、促履职。建立正负面工作清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营造起“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2020年以来,共调整履职不力乡镇纪委书记4人、推荐提拔重用3人。
三、完善“三项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一是领导包保机制。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保联系2—3个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每月下沉基层对案件查办、信访举报、正风肃纪等工作开展督办指导,推动解决疑难问题。2020年以来,班子成员到基层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开展督导检查110余次,包案化解信访疑难问题12件。二是片区协作机制。按照“邻近整合、优势互补、利于工作”原则,将全县18个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区,分别由1名委班子成员分管、1个纪检监察室调度指导,实现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监督联动“四效共振”,着力破解乡镇办信办案力量薄弱和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2020年,全县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共开展交叉检查8次,立案164件,同比增长40.2%,协作办案、交叉办案57件,案件退查率、补证率大幅下降,办信办案周期平均压缩15个工作日以上。三是乡案县审机制。严把案件审理程序关、质量关、效果关,对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办理的案件一律由县纪委监委提级审理,统一把关办案程序、量纪标准。坚持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制度,将案件质量评查情况纳入乡镇党委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纪委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以评促改、以考促建,确保精准监督执纪执法问责。2020年,县纪委监委协审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案件140余件,“乡案县审”率达100%,未出现1例申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