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2024年度“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工作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4年,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紧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主题,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以下简称“建设年行动”)。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制度建设为统领,以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思想共识。年初召开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动员部署会,制定《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一年强基础、两年提效能、三年树品牌”的“三步走”目标,细化5大类22项重点任务。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室组地联动推进”机制,召开专题调度会6次,研究解决制度执行、证据标准等突出问题38项。开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征集意见建议126条,形成思想共识。

(二)突出法治引领,完善制度规范。修订《线索处置管理办法》《审查调查安全责任制》等核心制度15项,编制《纪检监察业务流程图》和《文书模板汇编》,推动执纪执法权在制度轨道上运行。针对乡镇纪委“熟人监督难”问题,建立“交叉监督”“提级办理”机制,全年提级办理案件8件,同比增长33%。制定《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实行“一案双查”(查案件质量、查监督责任),对26件案件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4类12项,整改措施全部纳入《案件质量提升手册》。

(三)注重科技赋能,提升监督效能。投入260万元升级“智慧监督平台”,整合信访举报、案件管理、廉政档案等8个模块,实现“数据一屏掌控、流程一键跟踪”。在全市率先试点“电子卷宗”系统,对32件重点案件实现“卷随案走、全程留痕”,确保证据链完整可追溯。建立“大数据比对模型”,自动筛查“一人多证”“多地报销”等异常数据,发现问题线索18条,立案查处6人。

---此处隐藏2787字,下载后查看---

(一)实施“铸魂赋能”行动,锻造法治铁军。以“学党章强党性”专题教育为统领,开展“百日铸魂”计划,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研修,邀请法学专家、办案能手授课,举办“法治化建设”研讨班4期,覆盖全员。创新“庭审现场+模拟仲裁”实战训练,选取典型职务犯罪案件组织旁听,运用VR技术还原10类常见案件场景开展模拟实战,提升证据固定、程序把控能力。建立“导师+项目+考核”全链条培养模式,选派25名青年干部参与上级专案、留置案件办理,实行“一案一总结”“一月一考评”,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纪检监察铁军。

(二)实施“制度固本”行动,完善治理体系。围绕权力运行关键点,制定《纪检监察权力运行负面清单(2.0版)》,明确“禁止干预案件”“杜绝程序空转”等8类45项禁止性条款。建立“打招呼”“说情干预”双报告制度,实行“当事人+分管领导”双签字背书,强化痕迹管理。探索“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对每起案件实行“首办负责制+质量追溯制”,对乡案实行“三审三校”(程序初审、证据复审、质量终审;校事实、校程序、校文书),推动案件优良率提升至95%以上。

(三)实施“科技兴纪”行动,提升监督效能。迭代升级“智慧监督平台”,新增“政治生态分析”“廉洁风险预警”等模块,构建“数据驾驶舱”,实现监督模型自动运算、异常数据实时预警。在乡村振兴、惠农补贴等领域试点“无人机巡查+AI审计”,运用热成像技术核查虚报面积、AI算法比对重复报销,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督网络。建立“云监督”协同机制,连通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数据,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看”的全天候监督。

(四)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培育特色亮点。打造“清风护航”营商环境品牌,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2.0版”,明确“禁止行为+允许行为”双向标准,建立“涉企检查备案+企业评价反馈”闭环机制。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在全县126个村(社区)推广“三务公开”动态二维码,设置“清风议事厅”12个,选聘“清廉观察员”200名,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打造“清廉文化示范带”,建设“清廉书院”“家风馆”等阵地10个,培育“清风讲堂”“廉洁微剧”等文化载体,推动清廉理念浸润人心。

站在新起点,县纪委监委将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坚韧执着,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铁军队伍,为县域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