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学习总书记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动员令。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蓝图。

对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是党和国家赋予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组工干部务必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髓,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学在先,走在前,当好学习宣传的“排头兵”,做好贯彻落实的“领头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深学笃行,融会贯通,知于心,践于行,在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履职担当、建功立业。学习讲话精神,我的体会是增强“三感”,当好“三员”。

一、深刻领会“指导思想”,增强责任感,当好“聚才员”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习总书记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谋篇布局,抓纲举要,确定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组织部门要把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工作的导向,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夯实思想基础,落实工作举措,力争工作成效。

深刻领会“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好人才工作的“聚才员”做起。“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牢固树立“两个理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树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做实创新平台支撑,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是市委提出的工作要求。落实这一要求,招强培优至关重要,不仅要引进创新“项目”,而且要引进创新“人才”,让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创新动能。因此,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打破人才的地区、部门、行业壁垒,通过项目合作、聘请兼职、技术入股、人才租赁、成果转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拘一格抓引进,为服务本地发展聚焦“能工巧匠”,打造优质“人才库”,聚集发展“主力军”。选派优秀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优先提拔基层一线表现突出干部,让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要有伯乐的识才慧眼、海纳百川的容才雅量、求贤若渴的聚才良方,拓宽进贤举才之路,凝聚各方优秀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二、深刻领会“八个坚持”,增强使命感,当好“育才员”

---此处隐藏1123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用“八个坚持”,首次精辟概括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八个坚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鲜明体现。我们组织部门要以这“八个坚持”,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目标方向和基本要求,以崇高的使命感,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深刻领会“八个坚持”,就是要从当好人才工作的“育才员”做起。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关键核心部门,必须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培养与引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一要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薪酬待遇、职务职级晋升等制度,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优先推荐优秀人才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本土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角、挑起大梁。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扶上马,送一程,经常与人才交心谈心,排忧解难,让人才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二要健全培育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开发人才资源的多元投入机制,大力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比如,在规模企业中实施“工人成才工程”,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培养大批“工匠”。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工作的主战场作为人才培养锻炼的“大熔炉”,让实践成为人才成长成才的“大课堂”。三要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对人才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看成绩不看资历,重业绩不重学历,晒实绩不晒虚功,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评价人才之苦,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深刻领会“战略目标”,增强紧迫感,当好“护才员”

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总体战略目标和每一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都十分明确,这既是对人才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人才工作宏伟蓝图的擘画。人才工作者,特别是我们组织部门都应该增强紧迫感,把做好人才工作的千钧重担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目标奋进作为,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刻领会“战略目标”,就是要从当好人才工作的“护才员”做起。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发展之本、跨越之基。在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组工干部肩负着发掘好、培育好、使用好人才的使命,不仅要识才、敬才、用才,而且要惜才、爱才、护才。“护才”就是要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照顾人才,增强人才服务意识,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为人才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空间和舞台。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是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中国GCD组织工作条例》在职责中强调党组织工作要“负责人才的联系服务”,就是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服务意识,联系服务人才,听取人才意见,关心关爱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就是要从微观层面把握人才工作的基础与灵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主动与引进的人才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联系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解决他们在落户、住房、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当好人才的“保姆”和“服务员”,让人才留得住、安下心、发上力。要建立人才服务体系,打通党管人才“最后一公里”的闭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建设适应人才发展的工作和科研环境,搭建人才创业服务平台,激发人才创造力,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